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重生之再許芳華> 番外之二十一——被天降良緣砸傻的某人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番外之二十一——被天降良緣砸傻的某人 (5 / 5)

這是竭盡全力要將輔政王往大逆不道、虛偽貪婪的標準上死命逼迫呀。

魏氏一黨深知輔政王“黨羽”眾多,這回為了達到聲勢浩大,簡直傾巢而出,能用的人脈無一落下。

於是朝堂之上,天子容輔政王自辯,雙方展開了激烈的對戰,陣營分明,又顯出許多明哲保身、見風使舵者。

而經此“罵戰”後,魏氏一黨正值意氣風發、滿心期待時,得來的卻是天子罪詔!

做為主謀罪魁之一眾收買宮人栽贓陷害,獲斬,其餘削職的削職,抄家的抄家,發配的發配,充軍的充軍——無一漏網。

那些明哲保身者才恍然大悟,天子這是挖了個坑,等著一網打盡心懷不軌之輩。

他們雖未參涉,看似沒得懲罰,卻因坐壁上觀之態而無不膽顫心驚。

天子儘管年輕,可心思城府已見老辣,今後可不容易矇蔽,而這回他們自認為老謀深算兩不相牽,卻也被天子清清楚楚看在眼裡,今後若再有錯失,難保不會追責!

乾明宮裡,天子也總算詔見了輔政王,笑吟吟地指著那堆罪狀:“叔父,我看著這些,笑了好些時日,尤其是那強搶民女奸\/淫敗律的罪名兒……真虧他們想得出。”這時,天子再沒裝模作樣,不但恢復了往常稱謂,也沒再一口一聲“朕”了。

虞渢也是一笑長揖:“聖上聖明。”

天子親手扶起:“叔父,我足可親政否?”

“臣,從無懷疑。”

天子得意一笑,忽而卻又遺憾:“我瞞過了天下人,獨獨瞞不過叔父。”

“那是因為臣深知聖上自幼刻苦上進,立志為賢明之君,又怎會輕信讒言?”

“也是多得叔父教誨,這些年,有勞叔父操勞。”天子肅顏說道:“既叔父也認為我足以親政,那麼,我便予叔父下第一道旨意,今後若無旁人,私下相處,叔父只稱我為順哥兒,就像幼時一般。”

這話多少也讓虞渢為之動容,微笑一默。

“另有便是,我雖親政,但政務仍然離不得叔父輔佐,叔父仍為輔政親王。”

虞渢拒絕:“既有國君親政,諸臣子唯有奉令參協商論之責,不可再有輔政一說。”

“那麼叔父也當在旁輔佐。”天子仍在堅持,因為他已從太后那裡聽說輔政王有上請卸除輔政之銜的意思,並懇請君恩允往藩地楚州,天子是真心不捨。

“順哥。”虞渢卻是一笑,在這時忽然使用“特權”:“當叔父的有一夙願,便是與妻女遠遊山水之間,領異地風情,這些年來忙於政務不敢疏怠,如今你既能親政,還望體恤叔父多年心願,眼下軍政安平,正是時機,並叔父更期望之事,乃君國長治久安,聖上另擢賢良足以擔當,再不需我耗力。”

當退則退,這是虞渢當年無奈之餘設謀推翻廢帝時,已經策定之願。

天子見他心意已定,只好允准:“也好,叔父就代我這不得不拘步深宮者,親為體察一番大隆的萬里江河、市井民情。但,叔父也不能長在外郡,三兩年後,還是返京才好,大郎兄弟三個我也會委以重任,叔父若長時在外,豈不會讓三個堂弟牽掛?就連老太妃與伯祖面前,我也不好交待。”

虞渢本來也沒有長駐藩地,讓天子“鞭長莫及”的打算,自然不再拒絕。

於是這一年,隨著魏氏為首一應奸黨繩之以法,年輕君王正式親政,虞渢灑脫交權,攜妻女叩辭老祖母,同往楚州很是過了三年閒適時光,大郎虞珺正式被封楚王世子,二郎、三郎也各得封郡王之位。

之於大隆,也正式開寫了盛世之治的嶄新篇章,史記“明宗之治”。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