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暢新居
江蓉一家發生的事,夏美珍並不知道。她每日裡走街串巷,或是購買點當地小食,亦或是在酒樓茶館坐上半天,欣賞欣賞這時代的特色,總之就是休閒而自在。
江雲仙去茶園的第六天,她便在牙行裡相看了鋪子,打算自己開一家茶館。這時代的茶館大多是聽書的場所,和夏美珍前世有很大的不同,而夏美珍本身就是茶藝師,所以,她要是不拿茶來賺錢,簡直就是對不起自己。
茶館的位置依舊在東街,距離採風樓不遠,夏美珍將茶館選在這裡,也是想借一借採風樓的東風的原因。
古代的茶館大多一個模樣,寬敞的大堂,前頭設了說書先生站的高臺,沒什麼講究,夏美珍裝修起來也方便,先是叫人粉刷了牆,然後將大堂四壁都拉了華麗色彩帳幔,大堂內安放了從程家鋪子購來的座椅圍成一圈,中間空地舍席座,便是茶藝師的位置。
由此,一個高檔的茶館便形成了。這茶館的特色就在於,沒有說書先生。
透過八九天的忙碌,在江雲仙回來的那天,正是掛了牌,取名:暢新居。
鞭炮噼裡啪啦響過,在排了長長花籃隊伍的地上留下鮮紅的紅衣,一些小孩子們圍著花籃嘻嘻哈哈的笑著,圍觀的人群也都好奇的向店內張望著。
這暢新居的掌櫃是馮嬌娘推薦給她的,名喚杜飛,是一個四十多歲的微胖的男人,長著一張娃娃臉,很是討喜。夏美珍拉了紅綢,就進了屋裡,外面則由杜飛來招呼。
待杜飛說完話,就見從街頭走過來一行人,具是二八年華的少女,她們身穿一水兒的綠衣裙,輕紗遮面,一個個的高挑身姿,自路的一端走過來,將手上端著的茶具一一展現,紫砂茶具、白瓷茶具、漆器茶具和竹木茶具等等七八種茶具,依次排開,其中茶壺,茶杯,茶船、茶托、茶荷等等都是世人沒見過的,看的人嘖嘖稱奇,只道這暢新居的主人,是一個世外高人。
而這些東西,不過是夏美珍這幾年閒來無事時畫的圖紙,最近才叫人打造出來的擺了。本來她還想藏拙,並不想這麼快的開茶館的,只是有了江蓉上門的事後,她怕這人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給自己添麻煩,索性就來場大的,奠定自己在宣州府的地位,間接的消除隱患。
暢新居雖然開業匆忙,但是該來的客人一個都不少,荷花坊的程府,蕭府,以及小有名氣的軍醫李懷樂家屬,還有行軍司馬張家,工部主事李家等等,宣州府數的上號的,一半的世家都送了花籃,因為花籃上都有祝詞和提名,狠狠的提醒了一下圍觀眾人:這暢新居,怕是個新貴,凡人還是不要得罪的好。
於是乎,昌新居的第一批客人,就是宣州府內的上層人士,以及夏美珍特意讓劉昌叫來的數十位學子。這番陣容,又足足的說明了暢新居只招待文人雅士以及世家子弟。
所以,在這些見過大世面的世家子弟或管家學子面前,夏美珍這招固然新奇,但是卻因從沒人見過這等茶館作風,便一個個對此有很大的質疑,疑心夏美珍這是風聲大雨點小,只是一個噱頭,那就有些丟人了。
於是,這些個人物,並沒有將關注力放在這些女子身上,而是低聲說起夏美珍的手藝。
這十二個少女依次進了暢新居,然後便又見一個大和尚走到茶館正中間的蒲團前坐好,早有夥計將一座白瓷的茶船搬過來,大和尚見了,也不等館內是否滿客,抬手便行雲流水的行了一道茶,淺綠色茶湯,在白瓷的茶杯中,宛若神女翩翩,香氣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