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怎麼會到日本,來幹什麼呀?
彼得竭力回憶當年戚隆華的所作所為。畢竟那是二十年前的事了,得有時間好好回憶才行。
軀體已經是二十年前的戚隆華了,思想一時還逗留在三十八歲彼得階段,怎麼行?
與其說這次偶然回到二十年前是個玩笑,不於認為這是冥冥之中命運給予的機會,一個從頭再來的機會,並不是誰想得到就能得到的。
現在命運真的讓我從頭再來,難道就不考慮二十年後,登上點首的寶座?這二十年中,多少大事小事,困難事麻煩事,是不是都處理的恰到好處,這次能從新審視,或許每件事都有更好的處理辦法,都能找到更加有利於自己的處理方案,都能讓更大多數人滿意。
面對這次機會,彼得決定好好珍惜。
戚隆華來日本,必須有正當的理由,必須收穫比原來更大的成果。
他是為了赴日本當代音樂大師喜多郎之約而來的。戚隆華終於記起來了。
這還遠遠不夠。
他開啟隨身帶來的膝上型電腦。瀏覽當日新聞。漸漸地發現,除了世界各地的時政訊息,財經類新聞竟然十條有八條與華隆高科有關。這才意識到,當年的華隆高科在世界經濟發展中處於何等地位。
下面是專區滾動播報的讀者評論:
“世界知名的戚公子把約會地點排除在迪拜七星級酒店之外,選在並不算頂級的日本名古屋特拉斯蒂酒店,多少讓人有點意外。
“這場撲所迷離的會見,雖然主人儘可能地低調再低調,但仍然吸引了全世界不少關注的目光。
“不可否認的是,人們關注它的目的千差萬別,但有一點是共同的:誰叫它的主人是世界網際網路巨頭——華隆高科集團的二世子戚隆華呢!”
“據傳,華隆高科的掌門人戚泰祥或者他的獨子戚隆華與何人在何時何地會面,都包含著很深的學問。
“無論是公司或者個人,只要與華隆高科攀上關係,凡是上市公司,當日股票必定漲停,個人則好運加身,萬事通達,平步青雲。這可是世所共知的結論。”
當年的戚隆華知道坊間的傳聞。
要接近他,可想而知,難度不亞於一夜之間中500萬福彩大獎,當然仍然有人不遺餘力地在努力爭取。
此次日本之行,偏偏有人將這種不可能變成了可能。而且,此人竟然只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女生,還輕易地讓戚公子走火入魔。
以下是關於此事的八卦:
日本的《朝日新聞社》近水樓臺先得月,派出得力記者,提前一個月聯絡喜多郎,讓不食人間煙火的音樂大師大大吃了一驚:你的、你們,怎麼的,知道?
後來感到語言交流費力,乾脆在紙上寫下漢字:戚公子只是和我隨便一說的,當時就只有我們倆啊,時間地點的都沒有定。朝日新聞無言以對,只好鎩羽而歸。
英國BBC廣播公司卻上演了一幕諜戰劇,在喜多郎住所對面的大樓內租了一套房,連續半個月用長焦望遠鏡監視大師的一舉一動。儘管最後採取了貼身跟蹤的辦法,但是不知道是跟蹤技巧不過關還是別的原因,年逾花甲、身材矮小、機靈似猴的喜多郎竟然在他們眼皮底下金蟬脫殼。
和晚輩見個面如此不容易,大師越來越看不懂這個世界,搖頭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