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我成了一條錦鯉> 番外5 有鳳來儀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番外5 有鳳來儀 (2 / 5)

“哎,”楊如意把腦袋擱在桌子上,特詭異:“你是不是要分點兒給我們呀?打算分多少?如果要融資的話。”

“啊?今天天氣不錯?”

“……摳吧。”

季銘笑的不行,因為他對公司的絕對貢獻,所以期權這回事其實一直沒有人提過。因為明擺著的,天成有了季銘,其他人只能處於一個服務的角色,而不是領導公司前進——包括楊如意,也就無所謂要求期權激勵了。

楊如意其實也看得開,雖然很期待,但心裡也明白,才能這麼直接問出來。

“別想了,很長一段時間內,我應該都不會考慮這個事情,給你們,你們也換不了錢。”

“唉,就知道。”

不過兩個人還有挺有興致地開始查各大傳媒文化類,尤其是製片廠的市值排名——在國內,天成影視沒有敵手,這也是很詭異的,那些資歷深厚的老牌公司,包括光線,華藝之類的,財報都不是那麼好看的,投十部也就成個一兩部,爆款更是靠天。國際上來說,他們難免看向巨無霸迪士尼,講起來,迪士尼這種文娛綜合體,可比性也不是很大,天成沒有自己的電影片道,沒有自己的流媒體,沒有自己的樂園,哦,山海樂園也在做,但是跟迪士尼樂園比還需要想象力……迪士尼是3000億美金。

“唉,”越比越亞歷山大,季銘搖搖頭,嘆了一聲:“天成還是老老實實當我背後的公司吧,別想那些有的沒的。”

“也不一定啊,說不定什麼時候來個金融危機,我們把奇異果給收購了,不就有平臺了?”楊如意暢想起來,從事文化影視行業,覺得自己有一天,能當迪士尼CEO,這種吸引力會讓人瘋掉的。

“……金融危機,對你有什麼好處。”

“錢存在沒地兒花,當然得期待金融危機了,到時候買地買房買公司,都是搶錢啊。”

“搶來的也是我的呀。”

“……算了,談正事吧。”

哦,對了,今天他們是有正事談的。

正事就是新的音樂劇計劃——《默》之後,寂靜湖音樂劇團跟光線天成的合資公司一起做了《大聖歸來》,這部真人動畫音樂劇,不如《默》在歐洲那麼受歡迎,只能算還不錯,可是在亞洲區域內卻大獲成功,尤其是日韓和東南亞地區,幾成席捲之勢。它也為後來《山海:大荒行紀》在這些市場的成功奠定了堅實基礎。

而現在,《大聖歸來》的常規巡演交出去了,《青丘狐國》的製作在日程上按部就班,新的音樂劇當然也就要出場了——《孤獨城市》。

“這個專案是不是有點過於現實主義了?”楊如意還是擔心:“不過到這兒了,也沒必要猶豫了。”

《孤獨城市》其實最早是個電影計劃,但是因為《山海》拖的太久,搞得季銘就沒有時間來做,索性循著《默》的模式,先做音樂劇,然後再回頭來做電影。

故事呢,顧名思義,就是一個從農村讀書讀出來的新城市人,當然,不是什麼特別好的大學出身,他在城市的煙火裡上演一個孤獨者的自白交響——他在十平米不到的城中村住著,他跟賣五塊一份的炸土豆攤販抱怨價格,他買品牌的A貨又擔心被人認出來,他遊蕩在街頭一邊害怕一邊顧影自憐,他總想起老家天地的自由自在,卻又總能意識到,那裡的不開明和盤根錯節的人脈桎梏……孤獨的不是城市,而是那些抵禦著各種壓力的人,每個人都在自己的一個平方里,扛著肩頭的五百斤擔子,無意又無力去擺脫孤獨,只能忍耐。

很現實,比現實題材還要現實,沒有《盲井》《盲山》那麼刻骨悲涼,卻綿裡藏針——確然如此,礦工們有一百萬,城市孤獨人就有好幾個億。

其實季銘覺得老天爺安排的還是挺好的,假如在經歷《大荒行紀》之前做《孤獨城市》,可能也可以做的不錯,但不會有現在這麼遊刃有餘,委實是過去兩年,他接觸了很多很多城市孤獨人,劇組裡的,特效公司的,後勤的,外包……往往他在工作之餘,就會接觸到他們的故事和經歷。

父不慈母不愛的年輕女人。

不敢在家裡哭的失業臨時工。

沒房沒車不敢談戀愛的碼奴。

單身媽媽。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