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觀眼下徐州重臣,就算是身為群臣之首的林朝,如今也不過是秩千石的太尉府長史,僅有幾人位列秩二千石的郡守之位。
更有甚者,內府五部侍郎才六百石而已。
所以當林朝宣佈此事時,在場眾人無不歡欣雀躍,面露喜色,畢竟沒有人嫌自己的官小。
當然,也有清醒之人,比如吏部尚書荀諶就第一時間站了起來,開口問道:“長史以為此事如何?”
荀諶問的不是林朝對此事的態度,而是接下來咱們該怎麼辦。
畢竟此事從林朝口中說出來的這一刻起,就代表事情已經定了性,接下來便是如何實施。
是群臣一起上表推舉,還是由一些重臣上表就足夠了。
哪知林朝卻揣著明白裝糊塗,思索了片刻後,最終卻搖了搖頭道:“友若,咱們做臣子的,哪有資格妄議此事,再者主公並無鈞命,我等又豈能輕舉妄動。某今日就是要告訴諸位,關於孔文舉表請主公稱王之事,咱們還是莫要議論,專心任事即可。”
啥意思?
聽完林朝的話後,群臣一臉懵逼。
林子初是不贊成主公稱王?
就連荀諶也微微皺起了眉頭,滿臉不解之色。
不贊成你乾脆什麼都別說,為何卻把大家都召集了過來。
林子初,你葫蘆裡到底賣的什麼藥?
正在眾人疑惑間,荀彧卻站了起來,滿臉正色道:“林長史此言,某以為不妥?”
見到荀彧跳出來反對,林朝心中直呼好傢伙。
原來郭嘉和賈詡的後手在這!
“有何不妥?”
荀彧正色答道:“自天下論起,董賊造逆,主公興義兵以誅暴亂,輔翼王室,此誠為五霸之功也!
義士有存本之思,兆人懷感舊之哀。值此當奉天子以從人望,大順也;秉至公以服天下,大略也;扶弘義以致英俊,大德也。
我主如此大順、大略、大德,如何不能建國稱王?”
荀彧此番言論,雖然說不上是振聾發聵,但他渾身上下展現出的鋒芒,卻是與平時那個溫潤君子的形象大相徑庭,使眾人一陣側目。
再加上他說得的確有道理,所以當即便有人站出來附和道:“長史,主公功高蓋世,足可建國稱王。荀府令之言有理,在下附議!”
“在下附議!”
“在下附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