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句話說,他們從始至終都認為自己才是對的,只是沒能鬥得過林朝而已。
再看司馬防的這四個問題,可謂是字字珠璣,都切中了徐州的要害之處。
第一個問題,其實是世家一貫堅持的施政原則,也是這個時代的共識——人生來不平等,但你必須接受這種不平等。
世間有階級之分,有人高高在上,就得有人低頭在下。有人負責統治,就得有人負責被統治。
世上蠢人多而聰明人少,所以真正的大才只需命令百姓如何去做,而不用一一解釋,因為解釋了百姓也絕對聽不懂。
這便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再看林朝的所作所為,似乎想要百姓擁有自己的想法,這是非常危險的。
若是人人都有不同的想法,王朝根基便不穩固,國家自然分崩離析,一切都亂了套。
百姓負責生產,而他們世家,負責引導百姓,穩固這個社會結構。這便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倫理綱常。
所以司馬防才說,林朝此舉是貽害後世。
至於第二、第三個問題,則是在質問林朝。
你今天剷除我們這些世家,他年等劉備位登九五時,以你林子初的權勢,安喜林氏必然成為天下第一世家,正如當今的汝南袁氏一般。
而那些跟隨劉備打天下的大大小小的功臣,也會成為第二個我們。
你能對我們出手,還能對你的手下,甚至是自己出手不成?
如果不能,那你今天做得一切都是無用功。
至於第四個問題,則是司馬防一記絕殺。
縱然你林子初是聖人在世,大公無私,但人性總是貪婪的。
你活著,或許能維護你今日創造的秩序。
可等你死了,你的後人以及那些功臣的後人,為了聚攏財富權勢,必然會重走我們的老路,那你今日所做的一切,又有何意義?
這四問不可謂不毒,換做任何一個人都難以應對,從而產生自我懷疑。
反正已是必死,二人索性再在林朝心上扎一刀。
林朝殺他們的人,他們就誅林朝的心!
可王允也好,司馬防也好,怎麼也不可能想到,當今太尉府長史林子初的體內,卻藏著一個來自兩千年後的靈魂。
這個問題對於林朝來說,並不是無解。
“唉……”
只聽林朝幽幽一嘆後,便用無比認真的語氣對二人說道:“司馬公之四問,某便反過來解答吧。”
“哼!”王允冷笑道,“老朽洗耳恭聽。”
“其四,某能算生前事,卻管不了身後名。昔年始皇帝也曾想著千秋萬代,可暴秦終究二世而亡。某在,自然鞠躬盡瘁。某死,管它洪水滔天!”
所有的一切,都只對活人有效。等眼一閉,就什麼也沒有了,這點林朝看得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