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糧草,縱然是有君子之風如荀彧,也忍不住皺起了眉頭。
這幾年幾乎每年都要向外用兵,根本沒停過,徵收上來的糧草壓根就存不住,甚至每次都入不敷出。
主政徐州這兩年,正值青年的荀彧,整個人看上去比在雒陽時蒼老了許多,這都是被糧草給逼得。
如今,軍中又只剩下了一月之糧了。
荀彧心中清楚,田豐那邊應該也被榨乾了,若是在一月之內不能擊敗袁紹,恐怕真的要撤兵了。
這時候,趙雲帶著林夕從後面走了過來。
“主公,末將已探明,前方昌邑城中守軍三萬,由山陽太守袁遺與陳留太守張邈率軍駐守。”
趙雲抱拳道。
經過一個來月的修養,三個病號也好得差不多了,如今又生龍活虎。
聞言,劉備不禁微微皺眉道:“袁遺和張邈?”
“不錯,正是此二人。”
自臨沂撤退伊始,一眾兗州諸侯也明白了形勢的危急。可袁紹連戰皆敗,他們怎麼也不會再將手中的兵馬全都交給袁紹了,所以此刻他們二人率領的,正是自己本部的兵馬。
說到底,經過此次大戰之後,袁紹手下也幾乎無人可用了。
王匡兵敗被俘,廣陵太守張超也被太史慈擒拿,濟北太守鮑信被派去支援了曹操,袁紹手下可以出戰的人,便只剩下了堂兄山陽太守袁遺,陳留太守張邈。
劉備裝模作樣思考了一會後,便扭頭看向荀彧,開口笑道:“文若可有妙計,助某擊破昌邑?”
聞言,荀彧不禁皺起眉頭,搖頭嘆道:“主公,昌邑乃兗州治所,城防之堅實,完全不次於鄴城。更何況城中還有三萬守軍,只要敵軍不肯出戰,沒有數月的時間,恐怕無法破城。”
聽了荀彧的回話,劉備也不禁有些牙疼。
昌邑這地方他也去過,想起那高足六丈,厚有三丈的城牆,劉備便打心裡湧起一股深深的無力感。
真要拿士卒的性命去填,就算自己麾下這三萬人打光了,也未必能攻下城防。
劉備滿臉不甘道:“難道就沒有辦法能在短時間內拿下昌邑?”
“自然也是有的。”荀彧緩緩開口答道,“昌邑城北有水,名曰:泗水。主公若是派人在昌邑以北修築堤壩,再挖掘一條由泗水通往昌邑的水渠,只待蓄水滿後便引水灌城,如此昌邑可破。”
聽完荀彧的計策,劉備不禁為之側目,眼中也露出古怪之色。
文若,類似的話某好像在哪聽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