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和公達不愧是叔侄,一開口不是水攻,就是火攻,簡直不給敵人留半分活路。
倒也不是荀彧的計策沒有新意,只是受限於這個時代的條件,想要全殲敵軍,火攻是最便捷的方式。而想要攻克一座堅城,水攻才是最省時省力的方法。
常言道水火無情,便是此理。
尤其是眼下,敵人不可能出城跟你決戰,你在昌邑城中也無內應,除了死磕攻城之外,便只剩下了這個方法。
荀彧之所以沒第一時間提出來,是因為大水一出,必然連昌邑城中的百姓也一起遭殃,這不符合他的行事風格,更不符合劉備一貫的作風。
果然,聽完荀彧的計策後,劉備第一時間問道:“若是引水灌城,城中百姓何以依存?”
荀彧想了想,再次拱手道:“主公,昌邑地勢略高,即便引水灌城,也不可能頃刻間破城,還是得繼續攻城,因此滿城百姓並不會隨水而流。但些許損傷……也是在所難免。”
這番話表達的很清楚,引水灌城也不能第一時間擊垮城中防守力量,畢竟昌邑城很大,想要一次性用水淹掉是不可能的。
但隨著泗水滾滾而入,整座城池也難免終日泡在水中。且這個時代的飲水來源都是地下水,等泗水灌城後,必然會井水倒灌,取水困難。
再者,整日泡在水中,人難免會生病,糧食難免發黴,生活多有不便,屆時城中士氣低落,便是破城最好的時機。
只是整個過程中,百姓難免會損失慘重。
聽完荀彧的計策,劉備思索片刻,最終還是搖了搖頭。
見此,荀彧露出了意料之中的笑容。
倒是一旁的沮授,好似根本沒看到劉備的臉色一樣,徑直走出來拱手道:“主公,荀長史之計甚妙,在下附議!”
眾人頓時為之側目,心中不禁在想沮授今日為何這般沒有眼力?
唯有荀氏兄弟露出了好奇的神色。
沮授當然不是沒有眼力的人,所以他必然還有下文,只是不知他準備如何勸說劉備。
劉備嘆息道:“公與,某以為憑麾下將士之勇,必能破城除賊,倒是不需要這些損傷百姓的手段。”
“主公仁德,在下佩服!”
沮授先說了句場面話,然後繼續說道:“但是在下以為,引水灌城之計,卻是在拯救昌邑滿城百姓,乃至於整個兗州南部百姓。”
聞言,劉備和眾人頓時露出了驚奇之色。
這個論調……倒是聞所未聞。
沮授見眾人不解,便微微一笑道:“好讓主公知曉,咱們軍中糧草已然不多了。”
“這某自然知曉,畢竟本來咱們的糧草就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