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主公誤會了,在下想說的不在於此。”沮授搖頭道,“從子初率軍進抵鄴城,便截斷了賊軍的糧道,算算時間,已有四十日之多。也就是說,賊軍這四十多日以來,所食皆是軍中存糧以及兗州本地府庫運送中的糧草。如不出意料,最多再有十日,賊軍也該斷糧了。
主公試想,賊軍斷糧之後,卻依舊要堅守城池,此等情境下,會做出何種舉動?”
沮授這句話,簡直如一語驚醒夢中人,只把劉備聽得眉頭緊鎖,默默無語。
倒是旁邊荀諶見一眾武將不解,便開口解答道:“昌邑城中一旦斷糧,敵軍若還想繼續堅守,就只剩下了一條路——搜刮百姓!”
“不錯,荀中正所言在理。”
沮授給荀諶遞過去一個讚賞的眼神,表示對他助攻的感謝。
“公與的意思是說,張邈和袁遺會在糧盡時,派兵壓榨城中百姓?”
劉備這句話雖然是疑問句,但語氣中已然相信了這個即將會發生的事實。
“不,為了軍中士氣不至於低落,等不到糧盡時,他們便會搜刮百姓,甚至不只是昌邑城中,整個兗州南部的百姓,都不可能倖免於難。
所以越快拿下昌邑,擒殺袁紹,便能越快拯救兗州百姓於水火之中,還請主公切勿遲疑,採納荀長史良策!
至於城中被大水誤傷之百姓,戰後主公可使人撫卹,或減免賦稅田租,皆可撫民以生。”
坦白來說,沮授這番話是有道理的。
真到了緊急之時,張邈和袁遺的確會這樣做。但他們又不是傻子,也不至於壓榨的太狠,讓百姓一點活路都沒有,萬一這種時候激起民變,那可真就城池難保了。
但沮授所說的拯救百姓於水火,卻也是實話。
因為跟徐州治下生活的民眾相比,兗州的百姓說是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完全不為過。
眼見話說到這個份上,劉備有些動搖了,荀諶便站出來拱手道:“荀長史之策,沮軍師之言,皆為良言上策,在下附議,懇請主公納之!”
身後,以趙雲、林夕為首的一眾武將也抱拳齊聲道:“末將附議!”
面對麾下眾志成城的請求,劉備沉思片刻後,便不再猶豫,而是望著昌邑所在的方向點了點頭道:“好,便依文若之計行事!”
“謹遵主公鈞命!”
眾人齊齊拱手抱拳道。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