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這個三國很核理> 第一百二十五章 這個時代的思想意識形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二十五章 這個時代的思想意識形態 (2 / 4)

不,或許這才是他的真實面目!

“其一,使一長於經學之人上奏陛下,言各地叛亂四起,乃天象預警,有災異降世。奏請陛下罷三公,驅逐常侍,如此可平民憤。”

此言一出,眾人一片譁然。

這荀公達一張嘴,居然玩這麼大!

“公達莫要開玩笑,此事非同小可,豈能輕易言之。”

何進也被嚇了一跳,趕緊開口說道。

罷三公沒什麼問題,畢竟從天子開西邸賣官以來,罷免的三公可以說是不盡其數。任期最長的一位,也不超過一年的時間就被罷免。

在劉宏看來,這三公與其說是官位,倒不是說是生財的法寶,還是可以反覆使用的那種。

當然,也很有市場。

那些資歷威望都不夠的官員,只要家中有錢,照樣能享受一下位極人臣的感覺。

比如,曹操的父親曹嵩的太尉之位,就是斥巨資向宦官買來的。

而且三公一向是最好用的背鍋俠,劉宏罷免起來得心應手,朝野也不會有絲毫不滿。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究其原因,還得從漢武帝說起。

漢初民生凋敝,皇帝便用道家黃老之學來治理天下。

歷文,景兩朝後,國力漸漸強盛。等到劉徹繼位的時候,手裡是有錢了,但匈奴人還是自以為是,時不時過來打秋風。

漢武大帝那是什麼性子,果斷不能慣著匈奴。於是把手中的錢都變成了士兵,戰馬,裝備,弩箭,把匈奴人摁在地上狠狠地摩擦了一番。

嗯,從此大漢農業有限公司,強行併購了草原匈奴畜牧實業。

但是在準備打匈奴人之前,武帝發現了一個問題。黃老治國雖好,但有一個弊端。

那就是生活太安逸,導致大家都躺平了。

以這種政治形態,招來的兵也不會有多大戰鬥力。

這可不行,我劉徹是要把對匈奴進進出出的男人,麾下都這麼軟怎麼能成事呢!

於是武帝找到了董仲舒,給大漢實行了一次精神上的變法。

董仲舒這人也是厲害,身為儒家學子,他翻遍了典籍,最終整理出了一個學說,那就是所謂的儒家天人感應理論!

嗯,這其實是被董仲舒調教過了的版本,孔子若還活著,恐怕會第一個跳出來錘爆董仲舒的狗頭。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