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這個三國很核理> 第一百三十六章 我拿你當兄弟,你卻想當我姑父!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三十六章 我拿你當兄弟,你卻想當我姑父! (1 / 3)

這個時代,君擇臣,臣亦擇君。

那什麼樣的君主,才能最讓臣子喜歡呢?

其實這個答案從古至今都未變過,簡而言之就是四個字。

垂拱而治。

無論是能臣還是奸臣,都希望擁有更多的權力。

前者可以做更多事情,後者可以貪更多利益。

但臣子權力太強的時候,君主就會害怕,所以垂拱而治完全是一種理想狀態,就如上古時期的大同治世一樣,基本上只能做夢想想。

既然做不到垂拱而治,那隻好降低要求。於是,垂拱而治就變成了知人善用,並且用人不疑。

戰國時期,燕昭王派蘇秦去齊國當間諜,蘇秦走之前對燕昭王說,我這一去時間可能會很長,甚至做得事情可能表面上是在幫助齊國,但是請大王不要懷疑我的忠誠。

這就是蘇秦在暗示燕昭王要用人不疑,但燕昭王沒能做到,僅僅兩年後,他便派兵進攻齊國,致使蘇秦功虧一簣。

燕昭王痛定思痛,再派蘇秦出使齊國。這次,他真正做到了用人不疑。

終於十六年後,在蘇秦的努力下,齊國徹底激怒了其他六國。這才有了樂毅伐齊,東下齊城七十二的壯舉。

為報滅國之仇,燕昭王與蘇秦甘願蟄伏近二十載,終於一朝得勢,攻滅齊國,堪稱用人不疑的典範。

而任用樂毅率領大軍,又是知人善用的楷模。

所以說,荀攸要求的這兩點,君主只要擁有,大多能成就一番事業。

至於君主的私德;劉備是不是喜歡接著奏樂接著舞,曹操是不是喜歡人妻,孫權是不是喜歡給張遼送人頭,這些反而無傷大雅。

春秋時期,齊桓公曾問管仲:寡人喜歡打獵,也喜歡美色,更喜歡享受,不知道這對齊國的霸業會不會有妨礙呢?

估計當時齊桓公說這話的時候,可能自己都覺得臉紅。

但是管仲很隨意地答道:不影響。

齊桓公又問:那什麼才會妨礙齊國的霸業?

這下管仲臉色就嚴肅起來了,回答也正式多了:不知賢人,知道賢人而不能任用,任用之後而不能信任,這些才會妨礙齊國的霸業。

如管仲這般聖賢,觀點也與荀攸一致。

歸結到底,也是這八個字,知人善用,用人不疑。

中人之姿的齊桓公,就是憑藉這兩點,於亂世率先稱霸,引得後來人爭相效仿。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