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妃今天來看父皇,被我回了,後來父皇醒了我告訴了他,問他要不要見,父皇說不必了。”高陽公主想一想妙姐兒的話,兒子成親前房裡不要有姨娘才好。皇后在世時,父皇對她也是一般,宮中年年進嬪妃,年年都有新得寵的人,可是皇后一旦去世,皇帝立即就這樣日日見老,有很多事情都不想過問。
俗話說,人生幾大悲劇,少年喪母,中年喪妻,老來喪子,高陽公主想想這話真是對,皇帝本人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結髮之人一旦離去,日子中的一些重要東西象是活生生的被扯了去,人的精氣神就少了許多。
鄭貴妃黯然神傷了一下,以前在心裡還會得意,自己與皇后平分秋色,自嫁過來以後榮寵不衰,現在不時心裡會有一種想法,要是我離去了,皇帝會這樣為我x日老去容顏嗎?是個女人在這樣的情景下都會有這樣的想法。聰明睿智的鄭貴妃也不例外。
可是眼前局勢不容鄭貴妃有太多的黯然神傷,還是兒子繼位最要緊,而高陽公主在這樣的局勢之下,不得不快速的長大了。人成長多在逆境之中,是以失敗乃成功之母,其實也算是一種無奈的悲哀,順境裡只會一路春風,難以想到秋風秋雨的時候。
馬車外有人回話:“公主,到了南平王府了。”馬車輕輕晃動一下停了下來,就連火盆裡的炭火都沒有動搖,火盆沉重更不會動,原是鑲死在馬車裡的。
車門開啟,墊腳的小板凳也放好,高陽公主扶著侍女的手走下車來,看著王府門房上的人迎上來,先笑一聲道:“不用通報了,免得王妃出來接我,我自己進去就行。”反正路熟,高陽公主就款款地帶著人自己進了去。
妙姐兒只迎到廊下,兩個人在院子裡互相道了新年,這才一起進房裡來,坐下來妙姐兒讓人重新擺一桌果子來,再把好茶泡過來。
高陽公主與妙姐兒一坐下來先只是含笑,略停了一停看著丫頭們在擺桌子而沒有說話。兩個人心裡都同時浮現出來一個想法,她還是她嗎?
公主殿下臉上是笑容,心裡在想,這幾時宮中的人見到我都和以前分外不同,嬪妃們比以前更客氣而且多尊重,妙姐兒會變得象這樣?客氣尊重中其實是透著距離。以前歪在錦榻上,喁喁私語,或是談論武昌侯,或是說南平王的風流事,這樣的日子還會再有嗎?雖然南平王莫名沒有原因的成了一個好人。
妙姐兒是春花一樣的笑容,可是心裡也想,兒子們以後是做臣子,這已經是不能更改,不做臣子就是臣民,再聽了公主殿下最近在宮裡也算把持,妙姐兒輕嘆一口氣,還會象以前那樣,背後笑話表哥又出門會了誰,或者是笑話武昌侯,今天又被公主從房裡攆出來了。
這嘆息聲讓高陽公主臉上笑容加深,原來妙姐兒也有擔心,高陽公主看著丫頭們佈置完果品出去,這才道:“你不用擔心,咱們還是和以前一個樣子。”
妙姐兒重新露出笑容來,兩個人眼睛對眼睛,對方的眼睛裡都是清澈可以見到心思,笑意一起出現在這兩雙明眸中,然後一起約定:“咱們,還象是以前那樣。”
房外北風四起,吹得行走的人有些衣卷裙飄,睜不開眼睛的樣子,房裡妙姐兒再一次拜託高陽:“我女兒,被表哥嬌慣壞了,跟文昊出去一次就亂買東西,你也要好好教導她才是。”
高陽公主就嗤嗤笑著,拿起來小桌子上的松子吹去皮放進紅唇裡,這才道:“你當我花不起嗎?”
妙姐兒也嗔怪了:“人家在說真心話,不是和你打機鋒,你倒這樣說。”高陽公主含笑道:“你放心,那是我們家的人,我自己當然會上心。”
“你們家的人?”妙姐兒嘻笑一下,再一次告訴高陽公主:“表哥最怕聽這句話,一聽到象是有人剜了他的心頭肉。”朱宣一聽就頭疼。最近應付的方法就是交待妙姐兒:“咱們再生幾個女兒才是。”
聽到南平王頭疼,高陽公主覺得很喜歡,面上剛有三分得色,對面坐著的妙姐兒又自言自語了一句:“你再生個女兒,正好我來訂。”
房外這就有丫頭回話了:“宮裡來人求見公主殿下。”卻是鄭貴妃身邊的人,匆忙稟告高陽公主道:“貴妃娘娘請公主回宮去。”
匆匆忙忙中,高陽公主沒有坐暖身下的錦墊就又走了,臨走時含笑對著妙姐兒再一次道:“咱們還是象是以前一樣。”妙姐兒點頭看著高陽公主步履匆匆,雖然沒有送到廊下,還是扶著瑞雪到廊下去站著看了一會兒雪,白茫茫一片真乾淨。
看著皇帝睡下來才離宮出來的高陽公主在路上才問清楚,宮人回話道:“公主剛走沒有多久,皇上就醒了,先喊了鄭貴妃娘娘,又讓喊了五皇子進宮,”一直陪侍著皇帝的鄭貴妃對著出宮的宮人用眼色示意,再去找了公主來。最能安撫皇帝的就是高陽公主殿下。
“停車,”高陽公主先吩咐停下馬車來,才對自己的丫頭道:“讓人回去接了世子一起進宮去。”看著人離去,高陽這才吩咐重啟馬車,高陽的心裡也有感覺,父皇這一次找弟弟進宮,象是不一樣。
弟弟開始更換官員,卻都是一一稟過父皇的,就是高陽也覺得不可思議,父皇居然會同意,而弟弟居然也敢呈稟上去。
父子兩個人互相試探,做兒子的試探一下父親,是不是真的有讓我繼位的打算;做父親的一一照批下來不誤,隨便你換。所以五皇子從一開始只是試探的奏摺到最後的隨著自己心意來,矇在鼓裡的只有鄭貴妃和高陽公主殿下罷了。就是五皇子一個是太忙,一個是想想這樣局勢不是明擺著要讓位於我,所以沒有及時對自己的母親解釋清楚。
等候五皇子的時候,皇帝正在和鄭貴妃話當年,面容原來清雋,現在更為消瘦的皇帝看著宮室裡的一對玉瓶正在笑:“我還記得你剛到我身邊來,有一次打碎了一對玉瓶……”鄭貴妃含笑接下去:“我擔心皇上說我,把那玉瓶送出去讓人重新修補,不想補的不好……”
皇帝的眼淚都快要笑出來了:“是啊,我去拿玉瓶,只拿了上半截在手上,你當時居然還說是我拿成那樣子的……”
年紀偌大的鄭貴妃突然重有了嬌嗔:“皇上……”宮室裡皇帝拍拍鄭貴妃的手,自己是突然想明白的,身邊的人說走就會走,皇后纏綿病榻經年,皇帝是沒有放在心上,不是什麼重病不過就是痰喘,不想這一次痰氣上來堵死了。
再看看成親的皇子中,眼前也只有五皇子,皇帝想想五皇子最近兩個月的動作,只能在心裡想,這個倒還象是我的兒子,先時滴水不漏,不想心有溝壑。
一個宮女進來回話:“五殿下到。”五皇子進來以後,看到皇帝是倚在龍榻上,身邊坐著母親鄭貴妃,作為兒子的五皇子也是心裡有感傷,親眼看著一個人說老就老下來,這是什麼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