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古代幸福生活> 第五百八十六章,變幻(一)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百八十六章,變幻(一) (3 / 5)

孫大人擦擦額頭上的汗道:“王爺說的是。”幾曾想過在京里人人羨慕的鹽官一到任就面臨著幾百萬兩的虧空,稟著太子殿下旨意來到這裡本來是想生錢出來的孫大人不能不冒汗出來。就算是掙到錢也要放進去填才行。

剛才來的時候,書房裡就是掌上了燈,南平王俊秀的面容半隱在燈影裡兒,繼續在說自己的話:“皇上說,盼著吏治上有能人,能把這帳抹平了,所以就一直爛在這裡。第一位呂大人是有能耐的,兩年抹平了兩百萬。眼看著填了一半,不想來一位郭大人,想必孫大人你也知道,反而又虧空不少。

孫大人你是第四位大人了,向來是能吏才往鹽政上派,這兩年裡我為了不再虧空下去,我也幫著填了不少呢。”朱宣面上甚至有一絲期許的淡淡笑意,語句裡多含鼓勵:“皇上和太子殿下都等著您的嘉信呢。”

差一點兒沒有跳起來的孫大人還算是坐穩了,這怎麼填,在京裡的時候好管,虧空肯定是有的。鹽政上有錢,缺錢的要支用時,是有條子的。

想想今天看到的一大筆條子,都不知道是哪一年支用的,兵餉倒也罷了,兵部裡兵餉運送不到,先從鹽務上支用,這個南平王賴不了。但是別的一大堆拉拉雜雜的運用和費用再也扯不清楚。

孫大人結結巴巴地問出來後,朱宣想也沒有想,就道:“孫大人問以前的老人,他們都知道。還是呂大人在的時候,有一年往京裡送銀子,他為了機密,託了鏢行用船運,夾在一大船貨物裡面,不想遇上強盜都端完了。”孫大人身子晃了一晃,這錢問誰要去?

呂大人是年紀大了,告老還鄉,前年報的壽終,無端的一堆條子還有呂大人在的時候,孫大人剛在想,朱宣已經嘆氣道:“呂大人走的時候,說抹平兩百萬,我還覺得高興,後來到郭大人手上,才對我說出來,這些帳目沒有算進去。為了官聲官績,呂大人也許是這樣的想法,想想他是本王手裡第一位鹽官,有幾筆銀子是我幫他填的,總不能再把告老還鄉的呂大人還扯進來吧。”

南平王說得如此大方,孫大人真想說一句:“南疆素來富裕,幫我也填填帳吧,我留著錢好去對太子殿下有交待。”想想這個書案後坐著的王爺沒有這麼好,多年戰功只能是實打實的本事,詭譎的官場上爬到這個位置上,就不是一般的有心機。孫大人越聽心裡越悶眼前越黑,南平王是想讓我幫他認這筆銀子。

我……孫大人決定回家去罵娘,我這裡為了虧空煩來找南平王,這位王爺一張嘴就是他填了多少,這些虧空想來是他填出來的。

這樣的談話是持續不了多久的,一個是想著能幫忙支個招兒,不是太子殿下的姻親,孫大人決定回家去好好寫上朱宣一筆,又覺得只就今天的這事兒就寫太孟浪,必竟是太子殿下的姻親。

著急慌忙看到鉅額虧空一時慌了的孫大人晚飯也沒有吃就進來,坐到現在肚子餓得前胸貼後背了,看看這位王爺全然沒有管飯的心思,還是隻在那裡說話,孫大人只能告辭。朱壽看著來的時候急促,走的時候一臉的憋悶,心裡好笑引他出去,這裡不是好來的吧,京官外調雖然說是有錢也不是好呆的。

朱宣也餓了,把孫大人應付走了,也要趕著回房去吃飯去,走出書案來想上一想,又回身來把朱壽剛才送的盒子開啟,取上一些銀票在袖子裡,小小丫頭明天要出門去,回來荷包一準是空的,先帶在身上再說。

回到房裡當然是歡聲笑語,胖倌醒了,正在逗他玩。看到朱宣走進來,妙姐兒抱著胖倌先讓丫頭們傳飯:“讓人去看了幾次,說表哥書房裡沒有傳飯,想著你回來吃,所以都在等你。”三個孩子都餓了,撐著等東西,看到父親進來都是喜笑顏開。

等飯的這一會兒,朱宣伏下身子來看看睜著眼睛的胖倌,咧著嘴這樣子才可以往笑上靠一點兒邊……

新到的鹽務孫大人在南平王這裡碰了釘子,著實煩悶了幾天,對著一大堆的虧空,還有太子殿下新到的一封信,信裡當然是催要銀子。太子殿下要籠統人,一樣是需要花錢。

每天只是煩悶的孫大人眉頭越皺越緊,太子殿下還以為鹽務上多有錢,不,應該說太子殿下很明白鹽務上是一本爛帳,所以才要在這上面弄錢,孫大人不能不嘆一口氣,這爛賬上怎麼弄錢,弄不多虧空的多把我也放進去,還是我走了也留一頓找不頭的條子在這裡,往前面的呂大人,郭大人等人身上推。

“大人,這幾天裡愁眉不展的,莫非是有什麼心事不成?”說這話的是鹽務上的一位官吏,是蔣家兩兄弟推薦的宗有仁,先是在銅礦上呆了,去年才調到鹽務上來,在這裡就無人知道宗有仁是蔣家兄弟推薦來的,至少有心知道的人是要好好打聽一下才行。

一般的人只知道這是銅礦上調來的人,宗有仁則是說銅礦上太冷,調回城裡來舒服,看到孫大人眉頭天天緊鎖,宗有仁不慌不忙地盡一下下屬的問候。

剛來到這裡,迎面一塊大磚頭的孫大人當然是不會對宗有仁說,只是道:“沒事。”慢慢踱步走到後面去,還是要和自己帶來的人去商議:“太子殿下要錢,這事情怎麼辦?”

當然是先從鹽務上支用,支用以後要怎麼補?孫大人出京的時候是隨身帶出來兩個人,是太子殿下給的人,孫大人原先覺得是拘束,現在樂得事事同他們商議,讓他們拿主意才好,這我沒有主意。

“倒是有人來找我,說要用大批的鹽,如果能直接從鹽礦上走,省了好些事,”一個人說出來:“他倒不是為省稅金,只是圖省事,”一個人說出來,另一個人不說話。孫大人心知肚明,看來這兩個人是商議好的。

孫大人到任不到十天,就開始要與私鹽打交道,也是多年為官,年富力強三十多歲的孫大人只能嘆氣,鹽務上掙錢當然是能是私鹽,這一點兒上誰都知道,可是隻這幾天的功夫就要往水裡趟了,想到這裡,孫大人對於第一位呂大人的官聲官績深表懷疑,兩年抹平兩百萬,這兩百萬是從哪裡來的?哼可想而知。

“能讓太子殿下滿意就行,”孫大人含糊不清地道:“有什麼事情我可以行方便。”三個人在後堂裡商議了多次,跟的兩個人這才把話在今天說出來,事實上新官一到任,就有人來請客來結交來認識,也是要考慮清楚才能說出來。

清晨的時辰點兒上,花上猶有露珠,草上猶在溼潤,烏珍象平時一樣,從馬棚裡牽出王妃的馬,小郡主的馬和自己的馬來,一共是五、六匹,烏珍只要一個人就可以去了。

穿過庭院裡灑掃的人,烏珍往大門而去。角門一般開的晚,起早的烏珍向來是從大門出去,與門房的人笑一笑,烏珍牽著馬出了王府。

大街上也還行人不多,趕著馬到了城門也才剛開,就是守城門計程車兵也認識這位小子衣服出來遛馬的人,也知道她其實是個丫頭,任由烏珍趕著馬兒出去,幾匹馬都是神駿的,士兵們向來是用眼饞的目光看幾眼。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