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艘“南達科他”級對陣六艘“新省會”級,這個結果誰都想得到,雖然這場實力相差極為懸殊的戰鬥就打了20分鐘左右,但是最後的結果對第33特混艦隊來說都是災難性的。也正是在這20分鐘的戰鬥中,自殲滅“Z艦隊”的海戰,以及“所羅門海海戰”之後,大戰期間第三次鉅艦之間的對決的最後勝負確定了下來。
“新省會”級的設計針對物件就是號稱“條約後期頭號艦”的“南達科他”級戰列艦。而在此之前,唐帝國海軍的“尊嚴”級戰列艦是標準的條約型戰列艦,而“南達科他”級則是在《松江條約》末期,美國海軍按照新的標準建造的最為強悍的戰列艦(“依阿華”級戰列艦從設計開始就沒有參照條約的限制)。唐帝國海軍的針對性設計使第一批四艘“新省會”級戰列艦的效能超過了“南達科他”級,這一點,在“所羅門海海戰”中就已經得到了證明。而在經過了改裝,換上了威力更大的主炮,而且採用了新式穿甲彈,更好的雷達以及瞄準裝備之後,兩艘第一批建造的“新省會”級戰列艦對“南達科他”級有著更為明顯的優勢,而四艘第二批“新省會”級戰列艦的優勢就更不用說了。更為關鍵的是,這次是六打三,常薦新有比敵人多一倍的戰列艦與主炮!
在這20多分鐘的戰鬥裡,六艘戰列艦上的官兵,特別是那些炮手終於找到了暢快淋漓的感覺,在不到十海里地交戰距離之內。等待著三艘“南達科他”級戰列艦的結局就是毀滅,徹底的毀滅!
“廣州”號與“貴陽”號一起解決掉了“阿拉巴馬”號,為“所羅門海海戰”劃上了一個圓滿地句號。也算是這三艘戰列艦之間做了一個了斷吧。
“廣州”號一共打出了13輪齊射,發射了102發炮彈。命中“阿拉巴馬”號足足有24發。而當時“阿拉巴馬”號還擊的也是“廣州”號,在“阿拉巴馬”號地八輪還擊中,讓“廣州”號吃了五發巨彈。另外,在一旁助陣的“貴陽”號打出了124侖齊射,108發炮彈中。有17發命中了“阿拉巴馬”號。別說是“阿拉巴馬”號,就算是已經沉沒了的“大和”號被數海里外打來的42發400毫米穿甲彈命中的結果都非常悲慘,而當時世界上絕對沒有任何一艘戰列艦頂得住42發400毫米巨彈地打擊,就算是42枚一噸多重的,以每秒300米左右的速度砸下來的鐵塊也能把“阿拉巴馬”號砸沉!
雙方的前兩輪炮擊全都落空,而在此期間,“廣州”號上的瞭望員首先準確的判斷出了彈著點,戰列艦上的槍炮軍官也立即計算出了彈道修正引數,並且讓炮手調整了炮擊引數,在第三輪齊射中。就有兩發400毫米巨彈打在了“阿拉巴馬”號上,而此時雙方的距離已經沒有9海里了。而就算是使用23式穿甲彈也能在這個距離上撕開“阿拉巴馬”號的主裝甲,更別說是穿甲能力更好地23式改進型穿甲彈。
兩發穿甲彈一發打在了“阿拉巴馬”號的A炮塔正面。在炮塔內部爆炸,這座炮塔直接報廢,而炮塔裡的幾十名炮手也全都完蛋。第二發落在了戰列艦煙囪後面地水平裝甲板上,在撕開了近200毫米厚的裝甲板之後。在下面的艙室裡爆炸,“阿拉巴馬”號上的出了一個巨大地窟窿。
“廣州”號的第四輪齊射再次命中“阿拉巴馬”號兩枚炮彈。而幾乎同時,“廣州”號也被一發406毫米炮彈打中,中彈部位在水上飛機庫,幾乎整個水上飛機庫都被炸飛了,不過這並沒有給戰艦構成致命的威脅。”貴陽”號也在第四輪齊射中打中了“阿拉巴馬”號一發炮彈,而這發炮彈是落在了B炮塔的基座上的,這發炮彈沒有能夠完全穿透440毫米厚的裝甲板,只導致B炮塔轉動失靈,無法準確的瞄準“廣州”號。
前四輪的炮戰就已經決定了這三艘戰列艦之間的戰鬥情況,接下來的戰鬥幾乎沒有什麼懸念,“阿拉巴馬”上只剩下了尾部的最後一座炮塔可以作戰,雖然這座炮塔連續躲過了數輪炮擊,但是卻也僅僅只命中了“廣州”號四次,而且只有一發炮彈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廣州”號的乙炮塔上面開了個窟窿,摧毀了這座炮塔,使“廣州”號從第八論齊射開始就只能用兩座炮塔作戰了。
到十二點十分左右,“阿拉巴馬”號已經開始下沉,其水線部位中的16發炮彈導致戰列艦左舷四分之三的艙室都被海水淹沒,進水量超過了8000噸,戰列艦已經嚴重左傾。雖然艦長已經下令給彈藥庫注水,以避免彈藥庫爆炸,可是要想避免翻覆,就必須在右舷至少一半的艙室裡注水,而這將導致戰列艦的進水超過15000噸,而“阿拉巴馬”號的儲備浮力不到10000噸,也就是說,如果沒有辦法排出海水的話,那麼這艘戰艦就將徹底完蛋。而此時,“阿拉巴馬”號上的所有主要電力機組都已經被摧毀,剩下的那幾臺備用抽水機根本就無法保證排出的海水超過湧入的海水。而到十二點半的時候,艦長下達了棄艦命令,戰艦上的官兵放棄了對這艘戰列艦的搶救行動。
在“阿拉巴馬”號遭殃的時候,“馬薩諸塞”號的日子也不好過,在“南寧”號與“長沙”號的圍攻之下,“馬薩諸塞”號的結局不會比“阿拉巴馬”號好上多少。
當時,“馬薩諸塞”號在前三輪選擇的對手是“貴陽”號,卻沒有打中“貴陽”號一發炮彈,而等到戰艦上的指揮官發現“貴陽”號是在炮擊“阿拉巴馬”號。而在向他開火的是唐帝國編隊裡地3號與4號艦的時候,他立即下令轉向對方的3號艦,也就是“南寧”號開火。結果。
在“馬薩諸塞”號向“南寧”號打出地前三輪齊射全部落空,而當時“馬薩諸塞”號就一共向“南寧”號打了八輪齊射而已。而這八輪齊射打出的54發炮彈中,只有6發命中了“南寧”號,而且最重要地一發炮彈是打在了丙炮塔上,讓“南寧”號用兩座炮塔打了7輪齊射!
在此期間,“南寧”號向“馬薩諸塞”號打了1輪齊射。96把炮彈中有14發命中。在其後面,“長沙”號向“馬薩諸塞”號打了11輪齊射,99發炮彈中有12發命中。”馬薩諸塞”號一共捱了26發炮彈,雖然這個數量比“阿拉巴馬”號少得多,但是這26發炮彈中,至少有15發打在了關鍵位置上,而且全部穿透了主裝甲帶。因此“馬薩諸塞”號的情況甚至比“阿拉巴馬”號更為糟糕。
“馬薩諸塞”號首先是尾部的主炮炮塔連續被兩發炮彈洞穿,五分鐘後,A炮塔由被至少三發炮彈在對方的兩個齊射中被打掉。到十二點1過五分的時候,“馬薩諸塞”號只剩下了B炮塔還在繼續作戰。此時。
艦長已經下令向兩座已經被摧毀了地主炮彈藥艙注水。可最為致命的還是對手從第四輪齊射到第八輪齊射,這五輪“跨射”中打在了戰列艦司令艦橋,以及水線以下部位的那十幾枚炮彈。其中。擊中了“馬薩諸塞”號左舷輪機艙外的五枚炮彈全部洞穿了主裝甲,將左舷的兩座輪機艙全部摧毀,並且導致右舷後面的4號輪機艙進水,最終使“馬薩諸塞”號失去了四分之三的動力。而命中了戰列艦司令艦橋下方的那兩枚排彈引爆了戰列艦上的副炮彈藥庫。導致數百發127毫米炮彈迅速爆炸,幾乎將半個司令艦橋給炸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