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鎮斟酌了一會兒,解釋道:
“怎麼說呢,蘇頌這個人有點特殊,和傳統概念裡的宰相可能有點不一樣。”
“譬如上頭我提到的何慄,他屬於一位很典型的政治家,扳倒過六賊之一的王黼以及其黨羽,功績在於清理官場。”
“而蘇頌這位宰相卻從不參與黨爭,他的主要精力與成就都集中在了工科方面——當然了,文集之類的文學創作還是有的。”
“工科?”
王通眨了眨眼,腦海裡不自覺浮現出了一個例子:
“就是類似都江堰那樣的工程?”
朱祁鎮笑了笑,也沒直接否定王通:
“概念上類似,但工程量上肯定沒有那麼龐大,畢竟都江堰只有一個工程嘛,而蘇頌的成就卻有很多。”
“譬如蘇頌負責建造過水運儀象臺,這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鐘,也是華夏古代天文儀器製造史上最頂峰。”
“整座儀器高約12米,寬約7米,雖然原物已經被毀於戰亂,但蘇頌的機械圖紙卻完整保留了下來,就像埃及的金字塔一樣,屬於全球範圍都公認的成就。”
“另外他還收錄過《本草圖經》,《新儀象法要》,蘇頌星圖等諸多著作.”
作為被俘虜後都能在瓦刺部落瘋狂游龍的社交狂人,朱祁鎮的口才自然不會差到哪兒去,雖然畫風上有點違和,但做起介紹的時候卻簡直是超巨級別的導遊。
前後不過三言兩語,他便將蘇頌的履歷介紹了一遍,其中有些讀起來都很拗口的古詞他都能用通俗的現代話給解釋開來。
隨著朱祁鎮的介紹,蘇頌的形象也愈發的清晰了起來。
官至宰相卻鮮少參政,甚至有幾分獨立於朝堂之外,日夜所思都是天文地理,在北宋滅亡之前創造過人類古代理工學的巔峰之作
幾分鐘後。
滿是感慨的王通帶著疑惑,問出了一個此前被人問過無數次的問題:
“朱先生,既然蘇頌如此非凡.為什麼我之前都沒怎麼聽說過這人呢?”
“說句不太尊敬人的話,蔡京和童貫都要比他有名一點吧?”
聽到王通的這番話,朱祁鎮最近揚起了一絲自嘲的苦笑,只是無奈的搖了搖頭。
何止是蔡京童貫,自己這位土木堡戰神都要比蘇頌有名啊.
儘管此前蘇頌在各大社交平臺也上過幾次熱搜,但這些熱度在以億為計的華夏民眾面前,渺小的簡直堪稱滄海一粟。
如今更多的人依舊與王通一樣,聽到蘇頌二字後的第一反應是懵逼,第二反應便是這貨是不是一個貪官.
大抵還會有些人看在同樣姓蘇的份上,認為蘇頌與蘇軾有某些關係。
不過也正因如此,才有了今天這樣一場夢迴北宋的‘穿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