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儀曾與黑齒元祐立下三個賭約,前兩者均已驗證,而於入不得長安皇城看似荒唐可笑,實則一語成真,在黑齒元祐舉兵南下欲過晉陽時收到女帝御詔南不過榆次。
也是在這一刻開始,黑齒元祐才真正對郭子儀這位讀書人心生敬佩,這樣的人才不能被北蟒所用實在可惜,他曾多次登門拜訪但沒有一次能夠討得半分好臉色。
「你們來到我的家裡,燒殺搶掠的濫殺無辜,還要我幫你們推波助瀾再添上一把火不成?」郭子儀悲憤言論也讓黑齒元祐徹底打消了招攬他的念頭,因而去時不再好言相勸只求書。
先讀春秋大義又讀禮教聖賢,黑齒元祐每次看完總會覺得可笑,天下之密盡在人心,
天道既人道,人道本惡道,只有天真的弱者,才會相信所謂道同義合的胡言亂語,殊不知百種親善皮囊下皆是青面獠牙的惡鬼。
可每次看完後的不屑一顧,總會伴隨著心中那一絲蕩起的漣漪而反思,不解之處便是再次登門拜訪以求證己,郭子儀也總是能夠舉一反三,將難題簡化,思路也就更加清晰可明。
一位北蟒大帥與一位草堂先生在家國仇恨之中結下了一段善緣,黑齒元祐曾問郭子儀他們二人是否算的上是朋友,但每次郭子儀總會果斷的回道:「不是!」
自那以後,黑齒元祐未曾再踏入那間茅草屋,借閱的書籍也差人一併歸還。
但不得不說,黑齒元祐是一個講信譽之人,他答應郭子儀會下放邊關百姓過冬的糧草未曾食言,甚至將糧草下撥的賬冊送到了郭子儀手中。
曾經那位彎腰拉弓射金雕,馬背上注視著鐵蹄南踏宏偉血腥場景的黑齒元祐第一次想要卸甲歸鄉,頤養天年。
他知道此戰北蟒會勝在一時,但日後也會逐漸由盛而衰,因為北蟒之中缺乏像郭子儀這般目有遠見的讀書人,無治世之道,無久坐之能,又豈會長久。
北蟒鐵蹄南踏損民利己,儘管黑齒元祐下令不可欺辱當地百姓但仍有不少人不願遵守,私下裡所行所為如那強盜無異,目前各郡縣反抗之勢尚小,若以後聲勢浩蕩崛起的人心匯聚,北蟒將面對的就是民可皆兵的局面。
大事去矣的兵敗如山倒,可能會讓北蟒有損百年溫養的氣運,對於北蟒當地百姓子民而言更是苦上添苦的火上澆大油,黑齒元祐上書女帝,希望能夠退守雁門關以求穩固,但卻被諸多北蟒將士所恥笑。
黑齒元祐這才明白中原有一句話叫做「驕兵必敗」,現如今北蟒勢如破竹,璃陽黑騎軍伍兵敗如山倒,他們都想第一個衝進長安皇城邀功,以求女帝封賞,而黑齒元祐所作所為無疑是擋了人家官道亨通之路,自然不得待見。
甚至在黑齒元祐上書女帝的二十天後,一封家書自北而來,只因為他提議退守雁門關以求鞏固之言論觸及了太多家族的利益,既氣憤又惱怒的黑齒元祐為保妻兒也只能閉口不言。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