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段雖落了下乘,但見效其快,掃清寰宇更穩固了社稷。
然而,經過這些年,錦衣衛早就變了味道,名聲也逐漸臭了起來。
尤其永樂皇帝創立東廠之後,他們兩個已經成了一丘之貉。
但李四顧跟其子李孤行卻是個例外,乃是錦衣衛中忠肝義膽之輩,連楊榮對兩父子之事也有耳聞。
“李千總!失敬失敬!”
李四顧道:“楊大人有所不知,那王振陷害你不成,竟派了人手加害於你,時間就定在後日早朝十分。我見大人夙興夜寐為國事操勞,不忍動手,還請明日大人退避一二!”
楊榮嘆了嘆氣,多少年來朝堂之上黨同伐異從不缺席,自己歷經五朝早已看淡。
他活了這般大的年紀,死或不死早就不放心上,但為國家計、為江山計,他不能死,更不能死在王振手上!
“好,我答應你!”
他轉念一想,又道:“但你......”
李四顧道:“無妨!我自有對策!”
說罷,自窗戶飛身而出,
(本章未完,請翻頁)
自來處去。
二日凌晨,李四顧果然帶著精幹人等身著夜行衣與半路截殺楊榮。
王振將事情做絕,直言楊榮轎子之中坐著瓦剌的刺客,已化妝成漢人,要學荊軻刺秦王的戲碼,要在朝堂之上將皇帝刺殺。
這些執行刺殺人物的錦衣衛都不信楊榮會做出這等大逆不道的事來,但想到王振和皇帝極其親密的關係,這事情又顯得不那麼簡單。
畢竟王振被皇帝稱為‘伴伴’,以一個太監做到了現在這樣的高位,不僅東廠和錦衣衛兩大機構聽他號令,連朝中百官也依附到他的足下,認他坐了乾爹。
這樣的權勢、這樣的庇護,自然不會加害皇帝,故而他們心中一開始雖然不信,但經此一想,十有八九也信了。
所以,對‘格殺勿論’的命令再也沒有存疑,下手也不留餘地。
只是,楊榮在李四顧的通稟下,當夜便住在了皇宮,那轎子之中空落落的,什麼人也沒有。
只可憐了那四個轎伕,橫遭毒手!
一人問李四顧:“狡猾的老狐狸!怎讓他給逃了?”
李四顧道:“可能漏了風聲!”
另一人道:“那該如何?咱們辦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