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玄幻魔法>科技夢境> 62.愛因斯坦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62.愛因斯坦 (3 / 4)

1930年(51歲)不滿國際聯盟在改善國際關係上的無所作為,提出辭職。5月,在“國際婦女和平與自由同盟”的世界裁軍宣告上簽字。7月,同泰戈爾爭論真理的客觀性問題。12月11日—1931年3月4日,愛因斯坦再次到美國訪問,主要在加州理工學院。

愛因斯坦

愛因斯坦

1930年12月13日,沃克市長向愛因斯坦贈送紐約市的金鑰匙。

1930年12月19日—20日,訪問古巴。發表《我的世界觀》、《宗教和科學》等文章。

1931年(52歲)3月,從美國回柏林。5月,訪問英國,在牛津講學。11月,號召各國對日本經濟封鎖,以制止其對中國的軍事侵略。12月,再度去加利福尼亞講學。為參加1932年國際裁軍會議,特地發表了一系列文章和演講。發表《麥克斯韋對物理實在觀念發展的影響》。

1932年(53歲)2月,對於德國和平主義者奧西茨基被定為叛國罪,在帕莎第納提出抗議。3月,從美國回柏林。5月,去劍橋和牛津講學,後趕到日內瓦列席裁軍會議,感到極端失望。6月,同墨菲作關於因果性問題的談話。7月,同弗洛伊德通訊,討論戰爭的心理問題。號召德國人民起來保衛魏瑪共和國,全力反對法西斯。12月10日,和妻子離開德國去美國。原來打算訪問美國,然而,他們從此再也沒有踏上德國的領土。

1933年(54歲)德國納粹政府查抄他在柏林的寓所,焚燬其書籍,沒收其財產,並懸賞十萬馬克索取他的人頭。愛因斯坦當時在普林斯頓大學任客座教授,得知訊息後便加入美國國籍。

愛因斯坦

愛因斯坦

1934年(55歲)文集《我的世界觀》由其繼女婿魯道夫·凱澤爾編輯出版。1935年5月到百慕大作短期旅行。在百慕大正式申請永遠在美國居住。這也是他最後一次離開美國。獲富蘭克林獎章。同波多耳斯基和羅森合作,發表向哥本哈根學派挑戰的論文,宣稱量子力學對實在的描述是不完備的。為使諾貝爾和平獎贈予關在納粹集中營中的奧西茨基而奔走。

1936年(57歲)開始同英費爾德和霍夫曼合作研究廣義相對論的運動問題。12月20日,妻艾爾莎病故。發表《物理學和實在》、《論教育》。

1937年(58歲)3月—9月,參加由英費爾德執筆的通俗冊子《物理學的進化》的編寫工作。3月,聲援中國“七君子”。6月,同英費爾德和霍夫曼合作完成論文《引力方程和運動問題》,從廣義相對論的場方程推匯出運動方程。

1938年(59歲)同柏格曼合寫論文《卡魯查電學理論的推廣》。

1939年(60歲)8月2日,在西拉德推動下,上書羅斯福總統,建議美國抓緊原子能研究,防止德國搶先掌握元子彈。妹妹瑪雅從歐洲來美,在愛因斯坦家長期住下來。

1940年(61歲)5月15日,發表《關於理論物理學基礎的考查》。5月22日,致電羅斯福,反對美國的中立政策。10月1日,取得美國國籍。同年愛因斯坦寫了一篇著名論文,為他的這一命題進行辯護,即“我不信仰一個人格化的神”

1941年(62歲)發表《科學和宗教》等文章。

1942年(63歲)10月,在猶太人援蘇集會上熱烈讚揚蘇聯各方面的成就。

1943年(64歲)5月,作為科學顧問參與美國海軍部工作。

1944年(65歲)為支援反法西斯戰爭,以600萬美元拍賣1905年狹義相對論論文手稿。發表對羅素的認識論的評論。12月,同斯特恩、玻爾討論原子武器和戰後和平問題,聽從玻爾勸告,暫時保持沉默。

1945年(66歲)3月,同利奧·西拉德討論原子軍備的危險性,寫信介紹西拉德去見羅斯福,未果。4月,從高等學術研究院退休(事實上依然繼續照常工作)。9月,連續發表一系列關於原子戰爭和世界政府的言論。

1946年(67歲)5月,發起組織“原子科學家非常委員會”,擔任大使。5月,接受黑人林肯大學名譽博士學位。寫長篇《自述》,回顧一生在科學上探索的道路。5月,妹妹瑪雅因中風而癱瘓,以後每夜唸書給她聽。10月,給聯合國大會寫公開信,敦促建立世界政府。

1947年(68歲),繼續發表大量關於世界政府的言論。9月,發表公開信,建議把聯合國改組為世界政府。

1948年(69歲)4月,同天文學家夏普林利合作,全力反對美國準備對蘇聯進行“預防性戰爭”。抗議美國進行普遍軍事訓練。發表《量子力學和實在》。前妻米列娃在蘇黎世病故。12月,作剖腹手術,在腹部主動脈裡發現一個大動脈瘤。

1949年(70歲)1月13日,愛因斯坦出院。1月,寫《對批評的回答》,對哥本哈根學派在文集《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哲學家—科學家》中的批判進行反批判。11月,“原子科學家非常委員會”停止活動。

1950年(71歲)2月13日,發表電視演講,反對美國製造氫彈。4月,發表《關於廣義引力論》。《晚年集》出版。3月18日,在遺囑上簽字蓋章。內森博士被指名為唯一的遺囑執行人。遺產由內森博士和杜卡斯共同託管。信件和手稿的最終貯藏所是希伯萊大學。其他條款當中還有:小提琴贈給孫子伯恩哈德·凱撒。

愛因斯坦這封信寫於1954年1月3日

1951年(72歲),連續發表文章和信件,指出美國的擴軍備戰政策是世界和平的嚴重障礙。6月,妹妹瑪婭在長期癱瘓後去世。9月,“原子能科學家非常委員會”解散。

1952年(73歲)發表《相對論和空間問題》、《關於一些基本概論的緒論》。11月,以色列第1任總統哈伊姆·魏茨曼死後,以色列政府請他擔任第2任總統,被拒絕。

1953年(74歲)4月3日,給伯爾尼時代的舊友寫《奧林匹亞科學院頌詞》,緬懷青年時代的生活。5月16日,給受迫害的教師弗勞恩格拉斯寫回信,號召美國知識分子起來堅決抵抗法西斯迫害,引起巨大反響。為紀念玻恩退休,發表關於量子力學解釋的論文,由此引起兩人之間的激烈爭論。發表《〈空間概念〉序》。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