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浩道:“我從醫治興王的大夫那兒瞭解到,興王近來身體狀況欠佳,動輒臥榻不起,大概他感覺自己時日無多,便琢磨早些將世子培養成才,很多時候哪怕疲憊辛苦,以及會冒一些風險,他還是義無反顧這麼做。”
唐寅微微頷首,表示明白了。
正說著話,堤壩後方有喧鬧聲傳來。
唐寅急忙起身,以為是興王府來人,卻在陸松過來通報後方才得知,來的是州衙的人。
“乃是張知州帶人來了,說是來堤壩上走走看看,慰問參與抗洪救災的百姓。”陸松說話語氣帶著些許不屑。
唐寅道:“這算什麼?事後來撿功勞?”
陸松請示:“先生見還是不見?”
“不見。”
唐寅當即回絕,隨後看了朱浩一眼,“你覺得呢?”
朱浩笑了笑:“見不見由你來定,不見也好,就算興王府跟州衙示好,他依然會把興王府當敵人看待……這種人無須給他好臉色看。”
唐寅和陸松聽了,都點頭贊同朱浩的說法。
州衙在本次防災中選擇了袖手旁觀,一方面是因為新知州張也錚想事後救災,撈取政績,方便貪墨朝廷下撥的賑災以及災後重建款項,還有個重要原因就是他來安陸本是為了跟興王府對著幹,張也錚不想跟興王府攜手救災,避免他背後的靠山對他有看法。
讓你去安陸監視興王府,你跑去跟興王府一起抗洪?你這官還想不想當了?
眼下不管興王府對張也錚是什麼態度,都改變不了張也錚選擇跟興王府勢不兩立的態度,那興王府幹嘛要熱臉貼人家的冷屁股?
你張也錚有本事,跟興王府明火執仗對著幹啊,可你敢嗎?
以至於本地父母官上江堤視察,還刻意選取了唐寅所在的救災指揮部所在江段,唐寅和興王府的人卻對張也錚根本就不加理睬。
雖然百姓不敢怠慢官府,士紳紛紛出面熱情接待,可興王府完全沒把張也錚當回事。
……
……
朱浩和唐寅繼續在江岸上說事。
唐寅道:“我聽說渡口那一片區域幾乎全淹了,你沒什麼損失吧?也罷,你都能提前預料到水災,料想不會吃虧……”
朱浩接過陸松遞來的馬紮,坐下道:“你都說了,我還說什麼?”
“行,真有你的,有膽有識,心繫地方百姓安危,看來我之前錯怪你了,覺得你小子太過工於心計……但從剿滅盜寇和救災兩件事,看得出你用心很正,在為國為民上,一點也不輸給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