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隨著吏部尚書陸完牽扯進寧王謀反的案子,即便現在陸完沒被治罪,可朝中的風聲起來,吏部自顧不暇,這下連官員考評和調動之事都給耽擱了。
朱浩道:“到部堂級別的官缺,那是一個蘿蔔一個坑,蘿蔔不拔,怎麼能讓出空位來?陸尚書若是丟官去職,對黃公應該算是好事吧?”
蘇熙貴本來還裝出一副痛心疾首的樣子,聽了朱浩的話,臉上不由重新掛上笑容。
“話雖如此,但就算陸尚書下來,黃公也沒法頂上去……這就讓人為難了。”蘇熙貴道,“卻不知哪位有此好運?”
朱浩心想,你蘇熙貴是真不知道,還是故意裝糊塗?
朱浩道:“按以往規矩來看,要麼是吏部侍郎補位,要麼是兵部尚書,這二者情況居多。目前看,兵部王尚書機會很大。”
蘇熙貴搖頭:“有一點不好,王尚書似乎人脈欠缺,不得朝中大多數人心啊。”
“蘇東主是想說,王尚書不屬於首輔楊閣老派系中人吧?我還聽說,不少人暗地裡斥其賣官鬻爵,這種事也不知是否有證據,要無憑無證的話,你覺得陛下會如何?難道要聽那些無中生有的謠言嗎?”
朱浩的意思很明顯。
不管王瓊的政治傾向是什麼,始終是兵部尚書,其能力有目共睹,乃是靠政績上位而不是攀附關係。
朝廷在被楊廷和為首的文官體系掌控之下,還能出現王瓊這樣不依附於楊廷和就能上位的官員,本身就很奇葩。
雖然王瓊跟皇帝的關係有點不清不楚,文官眾口鑠金直斥他是佞臣,也不是沒有道理,但要說賣官鬻爵,屬實有點扯淡。
蘇熙貴道:“可就算是王尚書上位,這兵部尚書的空缺,也輪不到黃公。”
蘇熙貴那叫一個著急。
朝廷好不容易有個頂級元老大臣,因犯錯而被擼下來,結果空位輪不到自家姐夫,他就差跟朱浩說,你看看想個什麼辦法,讓我姐夫上位?
朱浩聽明白話中的意思,卻還是繼續裝糊塗:“很多事,不需要著急。”
“著急……能不著急嗎?黃公年歲不小了,現在有人參劾,說他老而昏聵,想把他的位子給頂了呢……”
蘇熙貴情急之下,連“機密”都說給朱浩聽。
朱浩自然知道。
別說王瓊不是楊廷和的人,黃瓚也不是。
文官體系出身的言官,沒事就喜歡參劾大臣玩,行不行的先參上一筆,讓皇帝有理由把一些位子騰出來讓別人上位,雖然十有八九的參劾都無疾而終,但明顯如今黃瓚也被正統文官勢力給盯上了。
你不是楊閣老的人,還把持著戶部右侍郎這麼關鍵的位子,我們幹嘛不把你弄下來換上自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