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寅平時雖不修邊幅,但不是那種丟三落四之人,聞言點頭:“我是想問你,到底弄什麼玄虛?”
朱浩道:“明說吧,以我所料,來年開春後,朝堂將會大變樣,你我眼前這位少年將會成為真龍……”
“你……”
唐寅完全不知該說點什麼好。
朱浩笑道:“你大可說這絕對不會實現,但若有一日成為現實,你我想要體現出自身價值,建從龍之功,甚至帶有決定性的功勞,就要看你手裡三個錦囊如何執行。
“因為有今日我對他的提醒,將來大事發生時,他定會記起來有這麼回事,即便到時王府中人限制他與你相見,你我仍舊會成為他心目中最佳的左膀右臂,而不是袁長史或張長史……”
唐寅皺眉不已:“你是說,我回到安陸後,會被袁長史針對,從而跟興王殿下疏遠?”
“你覺得沒有這種可能嗎?”朱浩笑著問道。
唐寅心中悚然一驚。
雖然他不太相信朱浩所說的有關朱四來年就將登基之事,但以他的智計,聯想到若自己回到安陸,沒有朱浩在旁指導,袁宗皋在王府苦心經營一年,回去後他基本上會淪為王府的邊緣人物。
興王託孤之責?
開玩笑!
老興王都已經作古,現在袁宗皋作為王府長史,上上下下都聽從他的命令,再不濟也聽張景明或張佐的,你唐寅算個屁啊。
但若朱浩給朱四種下“成大事非要有唐寅和唐寅手中的錦囊”這個想法的種子,就會給唐寅創造一種無形的條件,讓朱四時刻都記著有這麼三個錦囊,還有件要一起完成的大事,待事情真的發生時,朱四不會完全仰仗於袁宗皋等人,只會把唐寅當作其最重要的幫手。
“朱浩,除了你所言興王登基為帝之事,我覺得不可信外,其餘的……你可真算得上老謀深算,連我回安陸被王府疏離這一情況都提前想到了,難怪你會連中五元。”
唐寅由衷地發出感慨。
朱浩笑道:“那先生就好好幫我保管錦囊,若有遺失,我在陸典仗那兒還有備份,你與他討便是。他會遵守承諾,你不主動伸手討要,他不會交出來。”
“嗯?”
唐寅再次皺眉,隨即問道:“朱浩,我一直都有個疑問,你跟陸典仗他……到底是何關係?”
唐寅一直想不明白,為什麼陸松作為堂堂的王府典仗,卻跟盯梢興王府為己任的錦衣衛朱家出身的朱浩過從甚密?
朱浩笑道:“總有一天,我會對你說明情況。恭祝你們一路順風。”
唐寅知道朱浩不肯說,嘆道:“那我就祝你更進一步,連中六元,若興王府有真龍出世,那你也將成為新朝的股肱之臣!”
“彼此,彼此,哈哈……”
老少二人相視一眼,同時哈哈大笑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