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碼頭上的人實在太多,再加上今天朱浩沒有穿官服,根本就沒人往這邊瞧。
「娘,姨娘,我們先回去吧……我已提前給你們準備好了宅院,等到了地方我們再細說。」朱浩笑道。
李姨娘有些遺憾:「你為啥不穿著官老爺的衣服來碼頭接我們呢?」
朱娘白了李姨娘一眼:「小浩穿常服明顯是要保持低調,不想惹事;再說了,京城達官顯貴那麼多,小浩剛當官,太過張揚不好!」
……
……
一家人乘坐兩輛馬車,到了朱浩特地給家人準備的宅院。
這是朱浩花了一千四百兩銀子買回來的宅子,典型的北方四合院結構,前後三進,看起來地方不大,卻是五臟俱全那種,朱浩也不怕楊慎去查,畢竟家裡面本來就是做生意的,再加上有著錦衣衛的背景,弄個宅子住著還犯法不成?
朱浩逗了逗朱婷。
小丫頭正德四年出生,如今虛歲已然十三,跟朱浩相處久了,慢慢變得熟絡起來,拽著朱浩的胳膊不斷叫「哥哥」。
進入院子,李姨娘環視一圈,臉上滿是興奮。
「雖然沒咱安陸的宅子大,但總覺得這裡更氣派些。」李姨娘道。
朱浩把房屋的契約拿出來,交給朱娘道:「宅子還行,雖然沒有假山湖泊和亭臺樓閣那些花裡胡哨的東西,但該有的都有,我花了一千四百兩購下,翻修和添置傢俱又花了六百兩……」
「啊!?」
朱娘瞠目:「那不是一共花了兩千兩?咱們家人少,隨便找個地方住著就行,不用如此破費。」
朱浩笑道:「現在咱們家又不缺銀子,虧待自己幹嘛?這點錢又不算什麼。」
朱娘突然有些發愁:「要是讓你祖母知曉……」
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
朱家從安陸遷回京師後,可說是家道急速中落。
本來朱家老太太還想利用關係給朱萬宏提供一些便利,但到後來,全靠朱萬宏接濟,朱家一大家子才沒有淪落到流落街頭的地步。
朱家在京城也曾嘗試過開工坊和做店鋪生意,但一來本錢少,二來是沒人能執領家業,連唯一能支稜點的劉管家都被朱家趕走,生死不明。
三來,也是最為關鍵的一點,那就是京師這地方,很不適合外來者做生意。
京城之地,店鋪林立,裡面的掌櫃隨便拎出一個,都是什麼閣老部堂或是都督府的勳貴,再或是宮裡大太監的家人,一群惡奴當街就能鬧事,沒有點強大背景,在京師做生意舉步維艱。
「浩少爺,你快穿上官服,讓我們瞧瞧……姨娘就想看到你穿官服的樣子。」李姨娘看過自己的房間後來到外邊的院子,喜滋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