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浩在商館見到了風塵僕僕趕回南京來的蘇熙貴。
蘇熙貴身旁帶著一名看起來很低調的老者,雖然這老者只是穿著身便服,朱浩依然能從其雍容氣度判斷出,應該就是黃瓚本人。
圓臉帶點方,就是個長方形橢圓臉,鬍子留得很特別,看上去像個女幹臣,整體卻給人一種穩重能做大事的感覺。
從黃瓚這張臉,朱浩看到的是一個充滿自我矛盾的個體,好像忠、女幹之事,都能從這一個人身上做出來,大可振國安民,小可保一家一室,邪惡起來同樣可以禍國殃民,遺臭萬年。
「小當家,給您介紹,這位便是黃公。」
相談的地方,就在商館廳堂,不遠處甚至坐著幾個談生意的商賈,但仔細一看就知道是偽裝的。
正有一種大隱隱於市的感覺。
黃瓚出來找朱浩商議事情,選在人多眼雜的商館,周圍還有人看著,別人隨時都能進來……如此卻不會讓人懷疑是在商議什麼機密大事。
這廳堂內每個人都是黃瓚的人,營造出一種大庭廣眾的假象。
朱浩拱手:「學生朱敬道,見過黃公。」
黃瓚拱手還禮,八字鬍一挑,露出些許女幹邪的笑容:「朱先生客氣了,久聞朱先生大名,今日終於有幸一見。」
上來便以老臣之身稱呼朱浩為先生,足見黃瓚為人做事是何等謹慎。
絕對不能得罪皇帝身邊的人,尤其這個人還關乎他的仕途前景,關乎到他以後是否可以當北戶部尚書,甚至是兵部、吏部尚書。
……
……
朱浩和黃瓚坐在一張小方桌前。
蘇熙貴很識相,自覺地退到遠處,跟角落裡談生意的幾個「商賈」湊一塊兒,隨後對在場的人做了個手勢。
所有人都拿出棉花來,把耳朵堵上,連蘇熙貴自己都一樣。
朱浩好奇地問道:「這是……」
黃瓚道:「商議大事,總不能讓閒人聽去,哪怕聽者無心,只要說者有意,便會有人傳揚,招致有心人揣度就不好了。」
朱浩心說,這是在說隔牆有耳?
你要杜絕隔牆有耳的方法倒是很特別,在一個相對嘈雜的商館內議事,還讓人把耳朵堵上,這就很有門道了、。
朱浩發現,自己對黃瓚的第一印象沒有錯,這是個忠女幹事都能做到極端之人。
不過想想也能理解,黃瓚入朝當戶部右侍郎時,正好是江彬得勢時,黃瓚長期駐留宣府,
就在天子眼皮子底下治理軍餉、打理府庫等事務,免不了跟朝中女幹佞接觸,自然是鍛煉出眼前這副謹慎的作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