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浩上午早早就準備離開翰林院。
他不打算去看殿試放榜,而是準備去拜訪唐寅,作為唐寅的弟子,偶爾去唐寅府上拜訪下,他也不擔心楊慎他們有意見。
只是當天上午,楊慎的到來,阻擋了朱浩去探病的舉動。
「……殿試成績已經出來了,一甲狀元,乃姚淶,前兵部尚書姚鏌之子。」楊慎對朱浩道。
朱浩點頭。
這跟歷史上沒什麼區別。
看來這個姚淶的學問真的很不錯。
楊慎又道:「只是榜眼和探花,一個叫徐階,一個叫王教,在會試中成績都很靠後,卻不知為何被選為鼎甲……只怕會惹來非議。」
「嗯?」
朱浩故作驚訝。
歷史上,嘉靖二年的鼎甲三人,狀元姚淶,榜眼王教,探花徐階。
但因為昨天朱浩跟朱四提過徐階這個人,也不知朱四今天是否真的有過操作,反正徐階進了一名,到了榜眼的位置,而探花變成了王教。
而在會試中,王教會試第二十四名,徐階則是會試第五十名。
會試第一名、才名突出的李舜臣,到了殿試連個鼎甲都沒考中,只位列二甲第一,而本身楊慎跟李舜臣之間有交情,這讓楊慎大為火光。
楊慎道:「卻不知者徐階和王教,到底有何才學,真是……」
朱浩笑著問道:「兩天前殿試時,用修兄沒留意過他們?」
殿試乃科舉最後一道門檻,朱浩作為修撰,沒有參與監場之事,楊慎則是每次都去,朱浩那一屆時,楊慎當時就留意過朱浩這個少年郎,考試後朱浩為狀元,跟楊慎逐漸相熟。
「當時怎有心思留意他們?」
楊慎也很惋惜。
殿試那麼多人,他當然只留意會試名次靠前的幾位,姚淶倒還好,只是徐階和王教,都屬於會試中不顯山不露水,卻在殿試中殺出重圍之人。
入鼎甲,意味著進翰林院,連庶吉士的選拔考試都不用參加就能擁有翰林出身的名頭。
這可是將來入朝做宰輔的通行證,多少人求之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