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松好奇地反問:「唐先生不清楚嗎?朱先生說……他是在釣魚。」
唐寅:「……」
陸松笑道:「說是拿我們一部分鐵,讓楊翰林覺得事態重大,但其實事情根本就沒那麼緊要,不過是我們之前所產鐵的很少一部分,如此就能讓楊翰林畏首畏尾,說如此定能綁住他。」
說是幾百萬斤鐵,其實也就一兩千噸而已。
這時代開採和冶煉技術不發達,一下子拿出這麼多鐵,看起來的確有些誇張,覺得是很金貴的東西。
但其實,這點鐵對於永平府鐵礦場來說,根本算不得什麼。
隨著科學技術進步,鍋爐鍊鋼以及朱浩研發的脫硫、脫磷技術推廣,如今永平府鐵礦場的鋼鐵月產量約為五千噸,其中高品質的精鋼約為五百噸左右,所以拿出這麼點產量來霍霍,完全沒問題。
但楊慎哪裡懂這些?
一聽幾百萬斤……自以為很多,就算他找懂行的人問問,別人也會告訴他這批生鐵的確很多,所以楊慎便覺得這批生鐵若是能從皇帝手裡摳出來,放到軍備上,就是大功一件,而現在楊慎正覺得自己在父親面前失寵,需要個建功立業的機會……
唐寅沒好氣地道:「難怪說要讓楊用修有來無回,感情坑挖在這兒呢。」
陸松道:「唐先生,明日要一起去府城嗎?」
「聽敬道的吧,他主意大,我來也是聽從號令行事。可惜啊,這荒郊野嶺的……」唐寅有些不高興。
陸松笑道:「其實唐先生往山下走不到二里路,就到集鎮了,那邊有很多礦工居住,吃喝玩樂的東西都有。」
唐寅一聽瞪大眼:「你不早說?我還以為這荒山野嶺什麼都沒有呢。」
陸松道:「昨日卑職不在,因為唐先生什麼都知道。不過想來也是,先生從西邊京師那邊過來,而集鎮在東邊
。」
唐寅罵罵咧咧:「敬道那小子也是,有這種好事不告訴我,我還以為這裡條件有多艱苦!走吧,我正好去見識見識!」
……
……
楊慎把自己帶來的人叫來,深思熟慮後,最終還是決定將這件事上報楊廷和,只能找家奴帶口信回去,以快馬傳報京城,讓楊廷和知曉。
楊慎擔心剛上報,生鐵就被錦衣衛發現並帶走,但他更怕自己不上報,回頭被楊廷和知曉,說他擅作主張。
楊慎留了一個心眼兒,沒跟朱浩說這件事會上報楊廷和,但這並不代表他不信朱浩,只是覺得沒必要把每一件事都跟朱浩提,畢竟現在二人只能算是「朋友」,不能再算是同門或者說同黨。
還需要跟以往的情況做一些變更。
等楊慎把事情安排妥當,送走家奴後,徐階出現在房門外。
楊慎道:「子升你不是要去跟唐寅請教書畫上的事?怎麼回來了?」
徐階苦笑:「不是我要請教,只是想找個由頭問一些事,儘快完成公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