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浩沒什麼好評價的。
歷史上左順門事件性質惡劣,並不在於文官在左順門前做了什麼,而在於皇帝對這些人進行的兇惡報復。
費宏去把人勸散,早就在朱浩預料內,但朱四對被抓的人施行的報復手段,是朱浩沒想到的,朱四可能是因為害怕,也有可能是因為恨,對這些人不可能手下留情,大概也是朱四怕以後再有人拿這件事做文章。
所以想來個殺雞儆猴。
“上去跟陛下通稟吧。”張左吩咐道。
說著,張左還有意無意往朱浩身上瞥,大概是在等朱浩問詢他有關北鎮撫司內行刑的情況,但朱浩沒有問。
其實不需要問。
既然皇帝下令行杖刑,就必定不會高舉輕放,朱浩知道問也是多餘的,幹嘛要給皇帝種下一種他憐憫文臣的印象?
……
……
黃錦上樓。
而朱浩則跟張左一起去見唐寅。
從這一刻起,朱浩感覺自己跟朱四之間有了代溝,這就是君臣間絕對權力的差距。
左順門桉中關鍵的一點,就是朱四的兇狠,而朱四借這件事,徹底奠定了自己身為皇帝的威嚴,從此以後大明朝再也沒有什麼類似於團結在楊廷和以及其接班人身邊的文官黨派,沒誰能威脅到朱四的帝位。
也就是說,從此時開始,朱四已經完成了其對皇權的鞏固。
眼看著到了兔死狗烹的時候。
雖然朱四暫時沒這心思,甚至這會兒還在一邊看戲,一邊擔驚受怕,可朱浩知道,從此時開始,他跟朱四再也沒法像以前那樣,為一件事商議,共同對外。
而他朱浩,也逐漸要成為皇帝維持皇權的眼中釘了。
這會在潛移默化中完成,並不是一蹴而就。
朱浩需要為自己的將來考慮,但眼下好像暫時不用擔心,至少應對的時間還是有的……朱浩知道,自己要加緊佈局了。
“唐先生。”
張左進到議事廳後面的廳堂。
唐寅說是在這裡整理奏疏,其實就是找個機會避開朱四,躲個清靜。
唐寅平時並不太喜歡看書,眼下卻拿著一本書在那兒看。
朱浩走過去看了一眼,卻是一本再普通不過的《論語》,而從進入廳堂時看到唐寅那怔怔出神的模樣,這位便宜老師應該是拿本書想事情,神遊天外。
“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