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浩何等智慧,怎可能無端在他面前說起一個不相干的人呢?
朱浩笑道:“張提學曾是我考生員時的主考官,雖非我座師,但也算是我師長,只是關心一下他最近狀況是不是還好。”
張璁道:“近來在下並未見過張侍讀。”
“哦。”朱浩點頭。
二人繼續往前走,張璁忍不住問道:“朱先生可是認為,應當讓張侍讀更進一步,在翰林院中有所作為?”
朱浩笑著搖搖頭:“沒有,張提學一向澹泊名利,這點跟唐先生很像,不過他到底是進士出身,也在朝為官。陛下先前提及,打算以其為禮部右侍郎,正好我可以輕省一些。”
禮部右侍郎……
張璁聽出一些苗頭,看樣子,朱浩打算把他自己的差事交給張邦奇。
朱浩身為大明目前僅次於皇帝的二號人物,說話非常管用,在張璁看來,如果朱浩選定張邦奇來當禮部右侍郎,那皇帝十有八九會同意,而到那時……一個平平無奇的張邦奇,就會成為他的直接競爭對手。
“朱大人,幾個鑄件都做好了,您給卡一下尺寸?”
正說著話,朱浩已經進到最裡面。
好像個鐵匠鋪一樣,一群工匠正在裡面製造新式螺絲,很多東西要系統化生產,還要保證質量,各種技術都需要進行改進,而朱浩對於先前製造火車時很多鑄件的質量不太滿意,一直在尋求精進。
除了提高鍊鋼技術外,提高鑄件的精度和堅韌度也有必要。
朱浩道:“你們多卡幾次就好。這位是翰林院張學士,你們過來見一下。”
“見過張大人。”
眼前一群渾身黑漆漆的工匠,好像是幹體力活的,張璁見到這些人,下意識地皺了皺眉,顯然他沒把自己當成跟這些人平級的存在,他眼裡壓根兒就瞧不起這些幹髒活累活的人。
……
……
朱浩繼續做事,張璁就站在不遠處看著。
張璁怎麼也沒想到,朱浩作為大明的實權人物,居然能做到事事親力親為,一直等了一個多時辰,朱浩才把手頭上的事做完,二人又一起離開實驗室。
沒等到驛館,就見唐寅扶著嬌妻下了轎子。
唐寅抬頭看到二人,示意丫鬟先攙扶懷孕的嬌妻進去,隨後才迎了過來。
“秉用?你怎來此地了?”
唐寅對張璁的到來多少有些意外。
別的不說,唐寅看人還是比較準的,在唐寅眼中,張璁屬於那種急功近利的人物,並不是實幹型人才,張璁跑西山來必定是為了達成某種政治目的。
“唐閣老。”
張璁急忙對唐寅施禮。
唐寅笑著擺擺手:“都是熟人,作何多禮?敬道,你今天很閒嗎?”
朱浩道:“沒有,我今天也很忙,這不都沒時間接待秉用兄?我提前也不知他要到來,要不然唐先生你幫我接待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