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臨時行在。
朱四召見張璁和席書,剛見面便噼頭蓋臉叱罵朝中大臣。
“朕不過是微服出巡,來西山看看這裡的發展情況,是為私利嗎?一切都是為大明長治久安,結果就有人說三道四,都快把朕比做昏君了!”
朱四罵得很隱晦,沒說有人拿他類比朱厚照。
但席書和張璁還是很容易聽出這層意味,甚至他們還在想,到底誰這麼膽大?
莫非已經有奏疏上來了?
再或是有人公開了這些議論?
不會是別人都還沒說出口,陛下您就在這兒自怨自艾吧?
“……兩位卿家你們說說,朕應該如何應對此事?”朱四問道。
席書回道:“陛下,臣到西山前,尚未見到朝中有人就此事上奏,或是結黨私議,不知從何處得來的訊息?”
這個問題分明是想提醒皇帝,你來都來了,也對外公開了行蹤,別人有議論難道不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嗎?
關鍵是你要拿出證據來,我們才好給你出主意。
朱四聽了心裡很不痛快,但他知道大臣們最喜歡做的事就是跟他這個皇帝據理力爭,席書到底是正統文臣出身,雖然在大禮議的問題上跟主流意見相左,但讓其事事聽從自己的顯然不太可能。
“張卿家,你覺得呢?”朱四問張璁。
張璁道:“應當嚴查此事,看看誰在背後議論,是否有人暗中挑唆。查明情況後嚴加懲戒,以儆效尤。”
“嗯?”
別說席書意外,連朱四也很詫異。
你張璁可夠狠的,一上來就要嚴查?
倒是深諳揣摩聖意。
一旁的張左替皇帝發問:“張學士,不知該怎麼查?”
說得容易,一句要去查,查誰去?如果大臣們只是議論這件事就要殺一儆百……那天下的大臣恐怕不夠殺的……
不是要等他們聯起手來搞事情,比如說再到宮門口跪諫,然後才有動作嗎?
連胡鬧如朱厚照,不也是等那些翰林官跳出來鬧事,才出手打人,然後將一群人革職的嗎?何況那次還沒鬧出人命!
之前發生的左順門事件可是出了人命的,也不知史官會怎麼描述這一行為。
張璁道:“以東廠和錦衣衛嚴查。”
朱四冷冷問道:“那以誰來承擔調查之責?”
張璁差點就要說,讓我負責得了,如此一來我就是自己查自己,完全可以立於不敗之地。
但他不敢這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