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熙貴並沒有幫黃瓚去找朱浩。
最後黃瓚不得已,只能厚著臉皮親自出馬,而他的目的跟別人不同,他不去問朱浩未來的打算是什麼,只為自己能當上吏部尚書。
朱浩是在自己家裡接待了黃瓚。
此時已經入夜,對朱浩這樣的夜貓子來說,晚上亥時之前並不著急休息,但黃瓚的到來亥時讓他很牴觸。
「……黃部堂,有關吏部尚書的安排,陛下未跟我有過任何商議,甚至連我為翰林學士,都是陛下自行決定後告知,你所說的事,只怕我愛莫能助。」
朱浩也算直白了。
能幫你的我都幫你做了,現在不能幫那是真的沒辦法。
你以為我跟皇帝的關係會永遠那麼和睦,不會產生矛盾嗎?
黃瓚試探地問道:「那……以朱學士所知,該由誰來接替此職務呢?」
聽了朱浩推脫的話語,黃瓚也不求朱浩幫他了,他現在很想知道,記下來會由誰當吏部尚書,總不能一直由楊一清兼任吧?
朱浩搖了搖頭:「不知。」
他說的都是實話,但在黃瓚聽來,純粹就是遮瞞,不想把內情告知。
「朱學士,在下並無旁的意思,只想問個清楚罷了,也好對未來的事情有所準備。」黃瓚不能對朱浩吹鬍子瞪眼。
當初讓他入閣時已經說好了,幹半年就走,結果現在早過了半年,更是在戶部尚書的位子上紮根下來,就算讓他退出朝堂他也心不甘情不願。
所以他儘可能不去惹怒朱浩。
明明彼此立場許多事情並不相同,偏偏還要裝出一副情深意重的樣子,連朱浩都覺得黃瓚為了官位,做人太過虛偽。
不過也不能怪責對方,大明朝官員中,黃瓚算是不錯的了,這種人至少有什麼都會表現出來,不像楊廷和那群人,骨子裡都是狡詐市儈的人精,卻總表現出大義凌然的模樣。
「黃學士,你非要問這個,我是真不知道,但你既然問了,我可以試著幫你分析一下。」朱浩一臉認真地回道,「陛下將楊老部堂調去翰林院,主要目的是不想讓其再過多幹涉朝事,這你能理解吧?」
「是。」
黃瓚不得不承認,楊一清插手皇帝的事有點過於多了。
逐漸的,連黃瓚都覺得楊一清有點像他的老對手楊廷和,什麼事情都想出頭,這是最遭皇帝厭棄的。
朱浩道:「若陛下要換個人上來,那必然是對陛下做事不加勸阻和指點,但又不能像先前喬尚書那般乃鐵桿的護理派……你知道的,陛下更希望用曾參與過議禮的人來擔當此重任。」
黃瓚心中燃起一絲希望,問道:「那就是說……老朽有機會?」
朱浩想說,你沒機會。
你當別人都傻呢?以你這般在朝中牆頭草的模樣,讓你當吏部尚書,你能號召誰?別人肯聽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