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他會提前派人來新大陸,並抓人回大明,其中一個重要目的就是教會這些被俘虜的土著大明語言,同時也讓部分明人做到跟本地土著交流無阻礙。
不然的話……雙方全靠手勢表達……那就太費事了。
“這裡不多。要往南邊走。”
阿大算是部族中的百事通,連漢語都學得比別人快。
朱浩覺得,以後可以提拔此人當個官員。
銀礦這東西,對於當下朱浩的殖民事業來說,沒有多大意義,畢竟這東西在美洲換不來有價值的東西,但用來安定軍心,卻比什麼都更管用。
一旦發現銀礦並開採出來,那軍中將士還有跟著來的工匠、農民乃至漁民就會覺得,這趟出海非常值得。
但也要防止跟來的人見利忘義。
所以最好的方式,並不是直接去開銀礦,而是先搞一批成品回來,進行分配和獎勵,讓每個人都有奔頭。
“煤礦,還有鐵礦……拿給他看看……”
朱浩讓人拿來鐵礦石、銅礦石以及煤炭,一併交給這個土著看。
阿大除了認識銅礦石外,另外兩種他說都沒見過。
本來朱浩還覺得這貨挺有用,但現在看來見識還是太過淺薄,難堪大用。
……
……
當晚船隊沒有排程。
一直到天亮,船隊所屬船隻才大面積靠岸,並將海上的人悉數轉移到陸地上。
而陸炳的隊伍在出去一夜後,終於回來,抓回不到二十個土著……據說是在樹林靠近山巒的地方,有一片谷地,那裡生活著四五戶人家,簡陋的屋舍建在一起,用木柵欄圍著,附近全都是開墾出的農田。
“他們吃的……都是之前說的那種……叫做包穀的東西。”
陸炳拿了玉米給朱浩過目。
玉米種子,朱浩之前已讓人送回大明,算是他給朱四的饋贈。
至於未來幾年,玉米是否能在華夏順利推廣開,那就要看朱四是否有心為大明子民謀求福利了。
朱浩道:“挺好的,我們要在這裡長久生活,需要大批糧食,以我們所帶的糧食,最多隻能堅持七八個月。”
正說著話,蘇熙貴終於登岸,他有點忌憚,之前他躲在船上就是怕登陸後有什麼勐獸和野蠻的土著,等看到大明登陸軍隊已經利用樹木在登陸地幾里範圍內搭好了柵欄,並開始建立木質屋舍,蘇熙貴這才放心過來找朱浩商議安營紮寨之事。
“這裡只是臨時中轉站。”
朱浩對蘇熙貴明說了,“等探清楚周邊地勢後,未來幾天,我們就要東進,將附近的部族掃蕩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