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這時候……要不以大局為先?”
張左生平第一次不想遵守朱四的命令。
朱四這麼做有點亂來的意思,雖然看上去楊一清有犯上作亂的跡象,但至少是在為大明鎮守最後的防線,如果這時候把楊一清給拿下或者殺了,軍中譁變……那皇帝就徹底失去人心。
朱四道:“怎麼,你也想造反嗎?”
張左急忙道:“陛下,若想守住京師,必須要留住楊閣老這樣知兵的老臣,比如昔日土木堡之變後,也是靠大臣于謙才將京城守住。陛下大可加強皇宮各處守衛,皇城各城門關閉,自此不見任何軍中來人。”
“嗯。”
朱四在仔細考慮後,答應下來。
跟楊一清鬧彆扭的風險太大,而且他的目的是要混出城,舉家跑到安陸去。
朱四心裡也在琢磨,還好朕一直都把安陸當成是備用的老巢,那邊的一切應該都修繕過了,只要合適的話朕就能入住,就不信那些賊寇能滿大明追著朕跑!
……
……
楊一清本來想把皇帝控制住,一切都在其掌握中,大明君臣的節操就能守住。
但隨著他派去接管皇宮戍衛的人遭遇失敗,甚至宮門口出現了跟錦衣衛對峙的局面,最後被皇帝的親信完全控制皇城要害之地,楊一清才知道其實軍中將士對自己的信任也是有限度的。
大敵當前,將士們支援他楊一清,不是要他犯上作亂,更多是因為他所說的怕亂臣賊子誤國。
而你派人去控制皇帝,這叫怎麼個說法?
“楊閣老,問過了,吏部尚書桂萼,本在城北負責防務,如今卻逃得沒了蹤影,或是入宮去了,暫且沒尋到人。”
楊一清聽了麾下將領的奏報,更是惱火。
他現在要做的是“清君側”,在這皇權至上的時代,皇帝永遠都是沒有過錯的,有罪的只能是皇帝身邊的佞臣,皇宮裡那些人暫時清理不了,就先清理議禮派留在朝中的人,除了張璁外,就是以吏部尚書桂萼為首,二人都是他的心腹大患。
現在張璁控制下來了,桂萼卻逃走了。
“張秉用身上可有搜到什麼?”
楊一清厲聲喝問。
隨即有人把張璁隨身攜帶的國書,呈遞到楊一清面前,當楊一清看到上面的內容時,大為驚愕。
“楊閣老,好像一切都有……轉圜的餘地。”
顯然之前已有將領看過國書的內容。
上面說了,只要大明君臣出城投降,那就免除了滅國的厄運,可以相安無事,最多以後大明君臣要奉華夏帝國皇帝為正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