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皇帝的角度來說,這根本就不可接受,但對臣子,尤其是那些衝鋒陷陣的將士而言,這其實是可以商議的。
不是他們不想為國盡忠。
而是因為……真的打不過。
死也白死。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大明君臣絕對不會在賊寇鐵蹄下臣服!準備好騎兵,於城北發起突擊!逐個擊破!”
……
……
一場大戰,由城內大明軍隊主動發起。
兩萬騎兵,黑壓壓的於城北德勝門內集結,他們要做的是從表面看起來敵人防備最薄弱的城北方向開啟一道缺口。
先前以為防備最弱的是南門,但隨著百姓往那邊聚集,鬧出的動靜太大,城南那邊對手早有了防備,而且人流密集之地騎兵想列隊衝殺出城也很困難,於是楊一清轉而尋求從城北突破。
城東是主戰場,城西之前皇帝派騎兵突擊近乎全軍覆沒……只有趁夜色在城北完成最後一擊。
“你們是大明最後的希望,一切就靠你們了!為國盡忠就在此時!”
戰前,楊一清親自向三軍釋出動員令。
可惜大多數奉命出擊的騎兵都沒有必死的決心和勇氣,他們早就見識過對方火器的強大,衝出去後,即便取勝也必定損失慘重,折損個一半以上都是輕的,尤其是衝在前面的騎兵,跟送死幾乎沒什麼區別。
就這樣還說要為大明盡忠?
“楊閣老,天上紛紛揚揚都在飄這個,也不知從哪兒落下來的!過去一個時辰,城中各處都有散落,您看看。”
有人把城外透過熱氣球升空投送的方式,大面積於城內灑落的勸降文書交到了楊一清手裡。
楊一清看完後怒從心頭起。
“出兵!”
楊一清厲聲喝道。
馬上有人發出質疑:“如此還要出兵,會不會……”
楊一清已經沒有更好的選擇,因為連城中普通百姓都看到了勸降文書,那皇宮內苑怎麼可能會得不到這種天降的勸降信?
等皇帝那邊有了反應,出兵之事更沒法執行了。
“一戰功成!全軍出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