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四打了個哈欠,顯得漫不經心,聲音不鹹不澹道:“有關大禮之事,朕昨日不都已發了詔書?昭告天下已成既定事實,為何要讓朕收回成命?若真如此的話,那朕的詔書,不成了兒戲?”
汪俊道:“陛下,大禮之事,兩年前早有定桉。”
朱四嘆了口氣,一本正經辯解:“兩年多前,朕初登大寶,很多事並沒有定下來,再者當時朝中有權臣隻手遮天,讓朕沒有任何反駁的餘地,但朕始終要講禮法和孝道的,如今朝中和民間不也正有大禮議的不同見解?為何你們所說,就一定是至理名言,而別人的議論,就是無稽之談呢?”
“陛下……”
“行了,朕不想聽,你們這麼多人一起聯名,朕也不怪責,只能說朕所做這一切,都乃為彰顯孝義,朕登基前,未曾有一日被立為儲君,更未有養在深宮被委以重任,不要總拿歷史典故來跟朕說教,當初朕登基時,也未曾遵循皇太子之禮,憑什麼朕就不能為自己的生父追封皇帝之號?”
“陛下!”
這次是蔣冕走出來,準備跟皇帝據理力爭。
朱四的語氣變得冰冷:“蔣閣老,你出來,是要教訓朕嗎?朕以你為首輔,是為讓你匡扶大明江山社稷,而不是每次都跟朕作對!”
皇帝態度堅決,令在場大臣群情激憤。
但礙於地位,只能由高層去跟皇帝據理力爭,各科給事中、御史等都只能先隱忍。
吏部尚書喬宇一看蔣冕被皇帝喝斥,心知蔣冕要秉承楊廷和的理念,很多時候不得不隱忍,他這邊沒什麼好顧慮的,大不了致仕還鄉,當即出列道:“陛下,有關議禮之事,當以眾臣僚和天下臣民意見為準。”
朱四道:“喬尚書,你是說朕剛愎自用,不聽取別人的意見?”
“臣並無此意,只是陛下如此貿然決定,只怕會人心不服。”喬宇道。
朱四一臉不屑:“不服就不服吧,朕身為帝王,不奢求他人心悅誠服,只求對得住本心便可。刑部郎中朱浩何在?”
“臣在。”
朱浩從人群裡走出來。
皇帝突然叫朱浩出來,在場之人怎麼都沒想到。
正要跟皇帝爭論大禮的事,皇帝怎麼就突然想到朱浩了呢?
朱四道:“昨日城外議禮時,那些參與毆鬥計程車子,現在怎樣了?”
果然。
皇帝這是明晃晃把那些讀書人當成人質了。
朱浩拱手道:“陛下,臣認為,有關禮法之事,應當從長計議,不該貿然決定,請陛下三思。”
朱四皺眉道:“你是耳朵聾,沒聽清楚朕的話是嗎?朕問你桉情,你跟朕說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