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錦衣狀元> 第三十一章 偏題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十一章 偏題 (3 / 3)

第三題出。

朱浩作答:漢武帝。

“到西漢末,有新莽、更始之亂,綠林赤眉為妖,幸得光武定國,再續大漢二百年江山。”

“奈何東漢末年,群雄並起,有梟首挾天子令諸侯,然西南之地,尚有王室偏安,先主仁德,常教導後主光復漢室,他曾對善、惡可為之事有過一番論斷,請問是哪一句呢?”

第四題。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然後主昏聵,未能定鼎中原,魏滅漢、晉滅魏,司馬氏仁德不修,以至中原盡喪,胡人亂我華夏,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有隋主定華夏,然煬帝三徵高句麗,濫用民力,窮奢極欲,以至唐高祖起兵太原,定大唐三百年基業。”

“唐太宗修仁德,魏徵曾引言,以舟、水者諫於君王,是哪一句呢?”

第五題。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

……

……

題目到這裡已過半,朱浩回答起來並不覺得有何難道。

其實只要是一個對華夏曆史熟悉的人,這些都不是難題,但問題是眼前應試者皆為稚子,這年頭想獲取知識的難度極大,只要沒人講,是沒法自學的。

朱浩也從隋公言出題中,掌握一些規律。

聽起來是法家,但實質卻是儒家,將王朝興亡跟皇帝是否修“仁德”聯絡起來,看似辯證,實則全是主觀臆斷。

“以至唐末,朱溫篡唐,五代之亂,後有宋高祖陳橋兵變,重定華夏,奈何兄弟相爭、金匱疑雲、燭影斧聲,皇位旁落……”

這裡居然沒有出題。

朱浩卻聽出問題所在。

皇位旁落……

這是否隱喻我大明太宗皇帝皇位來路不正?

這種話也敢亂說?

“……靖康恥乃華夏之恥,宋庭臨安於江南,歷百餘年,韃靼於草原崛起,傾覆華夏,九州蒙難,國之大廈將傾,仍有忠臣義士不忘節義,文忠烈公過零丁洋時,曾有自抒情懷之詩作,你們寫下來吧。”

第六題。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裡嘆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蒙元治我漢民,殘暴無道,我太祖皇帝起兵於吳,得忠臣良將輔佐,驅韃虜,定華夏……”

說到這裡,朱浩很想聽聽隋公言對於本朝的評價,但隋公言很精明,說到這裡戛然而止:“……好了,就這些,把你們寫的東西呈遞上來,到一旁等結果吧。”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