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篆滿意地點點頭,引著徐鋒入座。徐鋒目光掃過學堂內的眾人,
心中已是瞭然。這哪裡是讀書之地,分明是一處小型朝堂。
這些勳貴子弟,個個背景深厚,代表著不同的家族勢力,彼此之間,暗流湧動,派系林立。
他很快便注意到,學堂內的少年們,隱隱分成了數個圈子。
以太子為中心,自然形成了一個核心圈層,周圍簇擁著幾位身份最為顯赫的勳貴子弟,
他們言談舉止間,都帶著一股與生俱來的傲氣。
另有幾個小圈子,各自抱團,涇渭分明。有的神情倨傲,
目空一切,顯然是權勢熏天的將門之後;有的則故作清高,
談吐文縐縐,多半是清流官宦子弟;還有些則神情陰鬱,沉默寡言,不知是何方勢力。
徐鋒心知,自己這個北涼來的“病弱質子”,在這群京城紈絝眼中,
不過是個可有可無的角色。但他並不在意,反而正中下懷。
他要的,正是這種被人忽視的邊緣地位,方便他暗中觀察,收集情報。
他刻意選擇了一個角落的位置,與那些核心圈子保持距離,
反而更容易引起一些邊緣人物的注意。果不其然,他剛落座不久,
便有幾位同樣顯得有些落寞的少年,主動上前搭話。
“這位可是北涼來的徐三公子?”一位面容白淨,略顯文弱的少年,
拱手問道,語氣頗為客氣,但眼底卻帶著一絲好奇與探究。
徐鋒微微一笑,拱手回禮道“正是在下,敢問兄臺是?”
“在下乃是太常寺少卿之子,名為李弘。”少年自報家門,
態度愈發熱情,“久聞北涼風土人情與京城迥異,今日得見徐公子,果然氣度不凡。”
徐鋒心中暗笑,這“氣度不凡”四字,怕是反話居多。他面上卻是不動聲色,
謙虛道“李兄過譽了,北涼苦寒之地,哪比得上京城繁華。在下初來乍到,還望諸位兄臺多多關照。”
李弘聞言,態度愈發親近,又引薦了身旁幾位少年,皆是一些官職不高,
或者在家族中不受重視的子弟。他們對徐鋒這個來自北涼的“土包子”,
似乎頗感興趣,言談間,不時打探北涼的風土人情,以及北涼王府的秘辛。
徐鋒心中瞭然,這些人接近自己,並非出於真心結交,多半是好奇,
亦或是想從他身上探聽些什麼。但他並不排斥,反而樂於與他們周旋,
透過閒聊,不動聲色地套取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