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軒並沒有停下,螢幕上出現了第六附圖。
第六附圖的出現,標誌著立體派的完全建立!!!
梅雷爾森一眼就看懂了:“我明白了。”
“之前雖然畢加索一直在嘗試脫離光線派的影響,但實際上還是在腿的前側後側,頭的前側後側,肩膀隆起和腹部凸起的地方進行了光線描述。”
“這一次,畢加索用了更厲害的辦法,他從中軸線把牛分成了面朝紙張和背朝紙張兩個方向。”
“然後用黑色塊表現出面朝紙張,用白色塊表現出背對紙張,把另一面的結構翻轉過來。”
“他這是想在不用光線的情況下畫出牛的立體,意圖讓牛活過來!!!”
梅雷爾森終於明白了。
林軒可是白費了多少口舌。
讓梅雷爾森明白過來,就等於讓西方繪畫界明白過來。
沒有錯,林軒掐死了抽象派的存在而是把國畫的意象派直接嫁接到了繪畫藝術的盡頭。
雖然地星繪畫藝術發展的本質也是這樣。
但是,本質是這樣,和宣傳出來是這樣,那可是兩回事。
本質上米國人還是戰爭販子呢,現在人家叫世界警察。
林軒:“之前的每一幅圖的公牛,牛尾巴都是搭在身軀之上的,或有或無的在暗示立體感。”
“而現在,從這一幅圖開始,公牛的尾巴自然垂落。”
“為了把立體感帶給自己的影響完全消除,畢加索省略了牛頭,而是把牛眼睛所在的色塊給留下了,來表達頭顱。”
“但是,這幅圖也失敗了,因為牛眼睛色塊會被參觀的人看作是牛腦袋縮小。”
“而且是背面的牛眼睛的色塊,被看成了是牛正臉的縮小。”
“於是,第七附圖出現了。”
第七幅圖公牛的特點已經被完全提了出來。
牛尾巴,牛肩,牛角,公牛比母牛多的器官。
剩餘的部分,全部用白色塊表達。
然後,畢加索採用了和潑墨山水類似的手法,中心炭筆來表達正反兩個方向。
“為了避免牛眼睛被認作是牛腦袋,畢加索用細線勾勒了牛腦袋。”
“但是,第七幅圖也出現了一個巨大的漏洞。”
“那就是牛腦袋出現後,觀察者並不能透過牛腦袋看出來這是回頭的牛。”
“他們會認為那隻後眼的色塊是前臉的眼睛色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