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主唱唐陽的聲音響起時,和檸檬樹那首歌的唐陽不太一樣了。
唐陽安靜的坐在高腳凳上,壓低頭,輕輕吟唱。
而此時,三重唱開始了:
“a es, a es
一百英里,一百英里
a es, a es
一百英里,一百英里
you can hear te blow a es
你可以聽見一百英里外飄來的汽笛聲
lord &n one, lord &n two
上帝我已遠離一百英里,兩百英里
lord &n tord &n four
上帝我已遠離三百英里,四百英里……”
這首歌表達的意思,和那首《鹿港小鎮》比較類似。
但是,這首歌的感覺比《鹿港小鎮》差很多。
原因是,寫鹿港小鎮的那位,知道這一切不是自己的錯,是環境的錯,所以才高喊出了‘臺海不是我的家,我的家鄉沒有霓虹燈’。
而在歐米文化中,體制的不同,導致他們並沒有意識到這一切是環境的錯誤。
所以,他們選擇了另一種寄託。
那就是教。
離開家鄉,等於遠離了上帝。
離開家鄉的自己如此失敗,如何能返回?
“not a shirt on &ny back
我衣衫襤褸
not a penny to &ny &ne
我一文不名
lord i can't back &ne this away
上帝啊,我這麼落魄怎麼回家去
this away, this away
這般窘迫,這般潦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