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away, this away
這般窘迫,這般潦倒
lord i can't back &ne this away
上帝啊,我這麼落魄怎麼回家去
if you &niss the train &n on
如果你錯過了我那趟火車
you will know that i &n ne
你應明白我已離開
you can hear te blow a es
你可以聽見一百英里外飄來的汽笛聲……”
世界上,又有幾個人是如意的呢?
龍國這邊的彈幕,幾乎沒什麼反應,只是在誇這首歌好聽。
而歐米的彈幕已然炸裂:
【知道米國為什麼這麼多人喜歡在城市間流浪嗎?因為沒有臉回家。】
【500英里啊,是我一生都不敢跨越的距離。】
人的情感是複雜的,思鄉也不只是簡單的思鄉。
曾經年少時,班上不如自己的少年,如今開著馮卡爾,而自己穿著一雙破鞋,再回家鄉,遇上豈不是很尷尬?
曾經少年時,自己欺負過的同學,如今富甲一方,權勢過人,而自己如此落魄,再回家鄉,豈不是容易捱打?
曾經少年是,自己喜歡過的姑娘,如今不知道生活的怎麼樣了,但是是個人都比我這樣的生活更好吧?我有什麼資格返回家鄉?
《500英里》從正反兩個角度講述思鄉,也從兩個角度探討了人生。
三重唱的魅力與悠揚的音樂以及那撥動人心的木吉他、木貝司、班卓琴、曼駝林伴奏,如此的動人。
歌聲之下,多少人潸然淚下。
【草?這些外國人不會是節目組請來的托兒吧,哭的稀里嘩啦的?】
【害,這首歌表達的東西和《春天裡》挺類似的,但是歐米的人內心的點不太一樣吧?】
【拜託,‘你這個窮逼’這句話很傷人的!】
簡單的歌詞,講述了無數人的無數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