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二十萬以上的汽車利潤率是百分之七十!
這資料看起來差距就非常大。
而另一個圖表出來了。
全球市場,三十萬以下的車輛出產量佔據全球汽車總出產量的百分之八十。
大家大概淺顯的算了一下,發現地星的汽車市場如果和藍星是同樣的話。
那地星的汽車的汽車售價總值在五萬億美刀一年左右!
而藍星汽車的銷售總值在三萬億美刀一年左右。
這裡面差距是兩萬億美刀。
基本上等於把全球的汽車市場擴大了一倍!
原因就在於七萬到一百二十萬軟妹幣價格的汽車的利潤率。
林軒:“大家看明白了嗎?如果看明白了我就繼續講這次會議的議程。”
“如果沒看明白,就有請龍國經濟學家錢通橋給大家上一堂經濟課程。”
七家集團的總裁都舉手示意。
他們能算明白這個簡單的賬。
但是,他們不明白的是,為什麼地星汽車產業結構是這樣的。
林軒明白嗎?林軒明白個屁。
任何經濟學家都沒辦法從一個人的角度研究清楚一個行業的規律。
但是,林軒知道大概,剩餘部分,完全可以編撰。
而編撰,當然是要對龍國有利益的編撰。
林軒開口了:“這就是馬太效應。”
“全球豪華車一共才有多少銷量?豪華車就算賺的再多,又能有什麼用?”
在地星,大量的曾經的豪華車品牌,被那些被普通人看不起的汽車品牌給收購了。
為什麼?
就拿青蓮花汽車來講,青蓮花哪怕利潤率超過百分之五十,高達百萬軟妹幣的利潤。
它一年的出貨量只有那麼一點,總利潤最多也就幾億美刀。
根據市場規律,它的公司價值最高也就是二十四倍槓桿,也就是剛剛一百億美刀。
而一輛車只能賺一兩萬的汽車品牌,一年的出貨量卻高達數百萬輛。
這些公司,隨便一年的利潤,就足夠收購兩三個青蓮花這種被大眾推崇的豪車品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