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腳麻利,片刻間便將桌上安排得井井有條,還順手用瓷碗從牆邊水桶舀了水,慢慢地研墨。
張聞風選了兩支大毫和兩支長毫,用清水泡了泡,擠幹多餘水份。
待墨研濃,他的構思也基本完成。
用大毫沾了墨和水,潑墨揮毫,水墨淋漓,自左往右畫起。
一時間,只有毛筆在紙面畫出的沙沙聲響,不絕於耳,房間內觀畫的三人陷入沉默。
雲秋禾看著山峰重巒疊嶂成形,大片大片的雲霧在山間繚繞,眼眸發光。
她是行家,欣賞的是意境和技法,暗自大呼過癮。
潑墨後破墨,層次漸漸分明豐富。
勾、皴、擦、點、染,張聞風信手拈來,心中反覆默唸《太上說常清靜經》,使他能保持“清淨心境”,憑著感覺不停換筆作畫,沉浸畫作。
他要用手中的畫筆,溝通冥冥中閃現的一點靈光,使之具象展現出來。
時間不知不覺過去,天光漸漸黯淡。
房間內四壁點起了蠟燭,照得通亮。
張觀主全身心投入其中,不覺將元炁注入毛筆融進畫面。
所有的技法,皆化作他嫻熟至極後的本能,一筆一畫,無不契合著心境。
高山、怪石、古樹、溪水,無不賦予著他的理解表達。
待他將中間下方的一片樹林點染上樹葉畫完,突然執筆站定在原地呆住了,閉上眼眸似陷入沉思當中。
他識海中的古卷虛影上,有金光道道自虛無彙集,最後顯出一行光暈流轉字跡:
“無名,萬物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也。”
一門名為“百轉千回咒”的神通悄然生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