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王,居然是福王?
福王,果真是福王!
殿內眾人心中各異,望著大步走進,春風得意的蕭奕,卻是都不由自主變了神色。
至於蕭奕身後跟著那人,也是一身甲冑,微微有些發福,也不若靖安侯那般渾身鐵血殺伐之氣,不過,卻也帶著久居上位者的倨傲與威嚴,雖然沒怎麼見過,卻也不難猜出身份,想必正是那位遼東總兵董大榮。
那兩人一路從殿門走到了殿中,蕭奕忽覺芒刺在背一般,抬眼間,便見得殿上永和帝一雙眼微微眯著往他看來,他腳步微微一頓,趕步上前,卻是驀地一個伏跪,便是哭道,“父皇!父皇!兒臣可算是見到您了。聽說父皇為人所害,兒臣錐心刺骨,只恨不得以身相替。兒臣當時便想著,哪怕是刀山火海相阻,兒臣也定要趕回父皇身邊,以盡孝道,如今,還能再見父皇,兒臣真是……死而無憾。”說著,便已是抱拳,一個重重的響頭便是磕了下去,倒是不曾含糊。
他身後,董大榮亦是緊跟著跪下。
一番話說得極是真誠,可惜,永和帝卻沒有半分動容。
“這麼說,你倒是孝心一片了?朕倒是不知,朕不過病了一回,如何便能讓你大動干戈,居然夥同遼東總兵董大榮兵圍鳳京城,還與朕的守軍,甚至是親衛動了手,直闖禁宮。蕭奕,你身在皇家,難道不知無詔領兵進京,乃是視同謀逆嗎?還有你,董大榮!你有幾顆腦袋,夠朕砍的?”
果真是董大榮,只是永和帝提氣怒罵,卻眨眼之間便是岔了氣,竟是咳嗽了起來。
這一咳,便止不住一般。
邊上魏儼連忙將準備好的藥茶奉上,服侍著永和帝略用了兩口,過了片刻,好歹是將咳聲和緩了些。
董大榮卻早在永和帝那一通斥罵後,便已是以額抵地,伏跪下來。
此時才拱手道,“陛下息怒。若是因臣讓陛下大動肝火,傷了龍體,臣就是萬死也難辭其罪。”
“你若還記得你是臣子,便不會行如此悖逆之舉,夥同福王起兵謀反了。”永和帝顫巍巍伸手直指他道。
“陛下,這樣的罪名,臣實不敢當。”董大榮面色不變,猶自沉穩道,“福王殿下一片孝心,臣也是考慮再三,卻知道情勢危急,哪怕是為著陛下一直以來的看重,臣也不能眼睜睜看著陛下出事。進京勤王,臣自認是一片忠心,還請陛下明鑑。”說著,便已是抱拳深深拜下。
好一個剛正不阿,忠心不二的臣子。
永和帝冷冷勾起唇角,“福王與董大人一再說起進京勤王,朕卻是不知自己是何時發了詔令,或是你們又是從何得知朕身陷險境了?何況,就算有誤會,朕在你們兵圍鳳京時,也送了聖旨去陳曉利害,可你們,卻還是一意孤行,又該如何算?”
“回稟陛下,那個時候,臣與福王殿下已是不敢信任任何的訊息,就怕一個不慎,反倒害了陛下。只得冒天下之大不韙,先行見到陛下才是正理。”
“如今你們已是見到了朕,那還不速速認罪?”永和帝猛地一拍椅扶的檯面。
“臣愚昧,不知何罪之有?陛下,您本來身子康健,如今,雖然不如傳聞中那般昏迷不醒,但也是龍體受損,因何受損,難道陛下不該仔細查查?陛下不要因著一時心軟,矇蔽試聽,於己不利,於國,更是大大的有害啊!陛下!我大梁開國以來,先祖皇帝便立下了仁義治天下的祖訓,若是一個為了一己之私,連親生父親也能下手謀害之人,何德何能坐擁天下?陛下,您自繼位以來勵精圖治,也使我大梁海晏河清,是臣等最為信服愛重的陛下,可莫要到了此時,才誤己誤國啊!陛下!”董大榮一番話,那叫作慷慨激昂,聲淚俱下,聞者莫不涕淚四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