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明末漢之魂> 第九百三十三章:奪取熱蘭遮城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九百三十三章:奪取熱蘭遮城 (1 / 2)

其實這段時間已經有太多大明文官武將表示投靠,其中包括許多地方官,布政使、巡撫、知府也不在少數。

體系內的造船業在蓬勃發展,又有幾艘適用於長江航行的小型蒸汽機輪船、幾艘中型海船下水。

很多見到過蒸汽機輪船的老百姓稱呼這個新東西“火輪”,有可能是蒸汽機噴氣、冒煙火而得名。

現在“虎穴城”、青泥窪、天津衛、漢城港、南通州、山海關、旅順口的二十幾個大型船塢都集中了技術力量在建造排水量一兩千噸的鋼鐵“大火輪”、排水量低於一千噸的“中型火輪”、排水量低於二百噸的“小火輪”。

創新、技術革命總在進行中,每個月都有十幾艘大、中、小型“火輪”下水。

至多過渡三年,黃漢準備停止建造木質風帆戰船、大型商船、客船。

所有的軍用船塢除了維護現有木質風帆戰列艦需要專業人手,其餘工匠、技術員全部投入到建造鋼鐵“火輪”之中。

黃漢爭取在五年後,親自率領由一百艘排水量千噸以上的鋼鐵“火輪”編組的艦隊前往英格蘭。

英國人自以為擁有堅船利炮,大老遠跑來珠江口搞事情,公然屠殺手無寸鐵的老百姓,有仇不報非君子,黃漢將要率領鋼鐵戰船去英吉利海峽打回來。

蒸汽機、煤炭、鋼鐵是促成工業革命技術加速發展的三項主要因素,“漢王”體系做到了,工業革命、技術革新、規模化大生產正在進行中。

但是如果不狠狠地揍英國佬,再過幾十年又有可能出現一支獨大完成了“光榮革命”的大英帝國。

沒有什麼好辦法,率領鋼鐵艦隊帶上幾萬步兵去英倫三島逛一圈,減少他們的人口、掠奪他們的財富、儘可能摧毀他們的工業基礎,最大程度上削弱之。

滿清時期幾萬英法聯軍就敢打到京城,上演現實版的蛇吞象,憑藉的就是裝備了先進火器的軍隊。

黃漢為什麼不可以率領幾萬裝備領先於世界的“紅旗軍”打下倫敦?

劫掠這座城池會得到多少財富?以白銀計三千萬兩?還是五千萬?

大明亡國之時的京城據說被“闖賊”拷餉七千萬兩白銀,英國人的老巢總不會連窮途末路的大明京師擁有的財富都比不上吧?

大英帝國之所以能夠快速崛起,跟他們的掠奪速度成正比。

黃漢率領大軍掠奪英國,自然強大了“大漢帝國”嚴重削弱大英帝國,好處不言而喻。

崇禎十三年正月十五,六百里加急送來了黃勇的捷報,發出地福建廈門中左千戶守禦所。

去年十一月中旬,黃勇率領戰船編隊進入臺灣海峽後,沒有急於登陸。

而是搜尋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戰船圍捕,一個月之內擊沉兩艘、俘獲十三艘荷蘭人的甲板大戰船,擊斃水手、炮手六百餘,俘獲一千多。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