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明末漢之魂> 第九百四十三章:爭奪潼關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九百四十三章:爭奪潼關 (2 / 2)

唉!歸根結底還是流寇中絕大多數是文盲,他們沒有讀書看報的可能性,不知道早在五年前直至今日,“紅旗日報”就一直在刊登闡述“不納糧”欺騙性的文章。

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李巖這個文化人成為了流寇頭子,其格外具有煽動性和欺騙性,實在可惡。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高迎祥謀劃著奪取潼關的同時,秦良玉早就想著出川收復漢中打下陝西,一直在厲兵秣馬。

秦妡怡為了拖時間,簡直是用盡心機,還好秦良玉知道以大局為重,沒有一意孤行。

中秋節期間,秦良玉看到了“紅旗日報”上刊登的“漢王”完成了平遼即將凱旋歸來的訊息,立刻坐不住了,無論秦妡怡怎麼勸阻她都不聽。

秦良玉下達命令,抽調能夠機動的所有白桿兵前往劍閣方向集結。

馬祥麟、秦拱明、秦翼明、馬祥和等等白桿兵將領其實一個個都手癢難耐,這一次沒有人再願意蟄伏等待時機。

他們都認為再不出兵打上幾仗,就有可能坐看“紅旗軍”滅了流寇,以後他們將要面臨無大仗可打,也就意味著無功可建。

四川已經被秦良玉、秦妡怡、顧準全面掌控。

白桿兵動了,川軍當然跟著動,“紅旗軍”哪能獨善其身,只得聯合起來一起行動。

秦良玉、秦妡怡、馬祥麟、顧準、秦翼明、楊小錘、馬祥和、沈友略、秦拱明等等集結的人馬超過五萬,其中白桿兵近兩萬,川軍一萬五千。

“紅旗軍”正兵一萬八千基本上是傾巢而出,駐守地方的工全部交給新派來的文武官員,有衛所軍和團練武裝協助工作,已經安定了三年的川內不會出大問題。

因為有了“紅旗軍”的輕型戰防炮參與攻擊前進,也因為漢中南的流寇兵力不足,出川的大軍進展順利。

流寇駐防的山寨和堡壘在炮擊混合著米尼槍精準射擊下如同紙糊的般脆弱,秦妡怡的耗費心血訓練的女兵營大放異彩,連下幾座縣城,付出的傷亡不值一提。

其實流寇們熟知“紅旗軍”,看到漫山遍野的紅旗飄飄就有些發憷。

嘗試抵抗的原因不是想著跟“紅旗軍”拼個你死我活,而是為了證實對方不是打起紅旗招搖撞騙。

萬一選擇投降後,發現對方根本不是“紅旗軍”豈不是貽笑大方?

然而結果讓人啼笑皆非,他們被一群女人打得找不著北,不得不獻城投降,恐怕一樣會成為笑料。

秦良玉特別關注養女秦妡怡帶的兵,每一次都和兒媳張鳳儀一同來秦妡怡軍中觀戰。

秦妡怡的實力非同小可,麾下足三個乙種營編制一萬人馬左右,騎兵不足的短板在山地戰中無傷大雅,步炮協同,火力開路,打得沿途的流寇抱頭鼠竄。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