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子揚對兒子最早的懲罰是提高自己的聲音。那時,小人王還不滿兩歲。當他意識到爸爸不是在說話,而是在喊叫時,他就明白自己處於不利的位置。於是,他睜大了驚恐的眼睛,仔細觀察著爸爸進一步的行為。
當他過了兩歲,爸爸的喊叫漸漸地失去了作用。他最多隻是嚇一跳,隨即若無其事了。他開始增加了懲罰的籌碼,將他抱進了衛生間。狹小的究竟使他害怕,他會在衛生間裡“哇哇”大哭,然後就是不斷地認錯。這樣的懲罰沒有持續多久,他就習慣衛生間的環境了。他不再哭叫,而是在裡面唱起歌來。他賣力地向程子揚傳達著這樣的訊號——他在這裡很快樂。
接下來,程子揚只能將他抱到了屋外。將門一下子被關上後,他發現自己面對的空間不是太小,而是太大時,他重新喚起了自己的驚恐。他的反應就像是剛進衛生間時那樣,號啕大哭起來。可是,隨著抱他到屋外次數的增加,他的哭聲也消失了。他學會了如何讓自己安安靜靜地坐在樓梯上,這樣反而讓做爸爸的驚恐不安了。
孩子的無聲無息,反倒使程子揚開始擔心他會出事。於是,做爸爸的只能立刻終止自己的懲罰,開門請兒子回來。
當小人王接近4歲時,他就知道反抗了。有幾次,程子揚剛把他抱到門外,他下地之後以難以置信的速度跑回了屋內,並且關上門。他倒把自己的爸爸給關到了屋外。
到5歲時,做爸爸的對兒子的懲罰黔驢技窮了,就只能啟動最原始的程式,動手揍人了。結果,當意識到爸爸可能要懲罰自己時,他就像一個小無賴一樣在房間裡走來走去,高聲說著:“爸爸,我等著你來揍我!”
於是,程子揚終於注意到了自己兒子對付自己的手段,很像自己小時候對付自己的父親。兒子總是不斷地學會如何更有效地去對付爸爸,讓爸爸越來越感到自己無可奈何;讓爸爸意識到自己的勝利其實是短暫的,而失敗才是持久的;兒子瓦解爸爸懲罰的過程,其實也在瓦解爸爸的權威。
這讓程子揚感覺到:人生就是一場戰爭,即使父子之間也同樣如此。當兒子長大成人時,父子之戰才有可能結束。不過,另一場戰爭又將拉開了序幕。當上了父親的兒子,將會去品嚐作為父親的不斷失敗,而且是漫長的失敗。
儘管如此,程子揚還是甘之如飴。就像這個時候,父子倆對寧肖的爭奪,迫使寧肖不得不逃離戰場,去廚房為他們父子倆準備晚餐去了。
“知道這是什麼嗎?”休戰之後,程子揚主動地跟兒子和好。他手沾著那涼臺的欄杆上黑色的塵埃。
“灰塵!”小人王也就順著爸爸給的臺階下了。
“哪這個呢?”程子揚手一揮,一陣風就突然蒞臨,讓涼臺上的花草都顫動了一番。
“風!”小人王流露出疑惑不解的表情來,不知道爸爸這回葫蘆裡又賣的是什麼。
“想知道他們之間的故事嗎?”程子揚亮出了底牌。
“想!”小人王眼睛一閃,回答得乾脆而利落。
於是,程子揚就娓娓道來。
自盤古開天地以來,風與塵是一對形影不離的好兄弟。他們從小一起嬉戲、談人生、談理想,無話不談。風給塵講了許多故事:臥薪嚐膽、奇貨可居、周公吐哺、逐鹿中原、倒行逆施……塵聽後茅塞頓開、豁然開朗,明白了許多人生哲理。
有一天,風對塵說:“春天來了,我要撫摸萬物,將要離開你一段時間。你也該獨立飛翔,縱使遇到千難萬苦,也要克服,因為我不希望你一輩子藉助我的力量。別忘了‘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勇敢地邁出第一步吧!”
在風的鼓勵下,塵開始嘗試他的第一步。然而不管他多努力,就是飛不起來,而且跌倒致遍體鱗傷。
此時此刻,他是埋怨與離愁別緒雜糅在一起,如五味之酒,難以下嚥,正是“淚隨流水急,愁逐野雲飛”。可是,塵望著風遠去的背影,別無他計,只有擦乾眼淚重新站起來,繼續他的夢想。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風無數次在春天給萬物撫摸、在夏天給人類降溫、在秋天給樹葉敲鐘、在冬天給大地穿衣。然而,塵也不賴:從站立的困難到學會行走、飛翔;從山旮旯兒出發到世界各地,五彩斑斕的世界讓他流連忘返。從此,他更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