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勳爵說得對,印度人總是有各種各樣的辦法,破壞你的信任,我們在印度獲得的每一份情報,必須經過多次交叉對比,才能證明情報的真實性,印度人為了錢,甚至可以自己瞎編——”沃爾頓的話,讓阿爾文想起布拉德的天才情報分析師胡安·加西亞。
胡安當年躲在旅館裡,靠報紙上的新聞和一本旅行指南,就能將英國的情報分析個八九不離十,英國人因此吃了大虧。
來到布拉德之後,胡安·加西亞一路高升,目前是布拉德辦公室首席情報分析師。
胡安·加西亞雖然也是瞎編,可人家編的有理有據,讓人不得不信服。
印度人就是純粹的瞎編了,甚至為了騙取經費故意誇大其實,布拉德辦公室每年花在核實上的費用,比得到情報的費用高很多。
“印度的官員也毫無底線,一千塊的東西如果可以的話,想要1001塊回扣,這個國家從上到下都爛透了,英國如果要放棄印度,我一點也不會驚訝,因為英國在印度的收益,遠多於殖民印度的成本。”沃爾頓對英國的情況也不陌生。
印度可是被譽為王冠上最耀眼的明珠來著,地位比南部非洲重要多了。
兩次世界大戰,英國對印度進行自斷後路式的搜刮掠奪,分明是沒打算給印度留任何活路,也徹底打破了印度對英國的幻想。
“如果加強對印度人的教育,情況有沒有可能改善?”阿爾文還沒有放棄,他不是個輕易認輸的人。
英國人當初也認為非洲人無可救藥,但是在南部非洲的管理下,非洲人的效率還是不錯的。
所以是否有種可能,印度人之所以懶散,只因為英國人不擅長管理。
“從來沒有人這樣嘗試過,印度人口太多了。”沃爾頓實話實說,印度人彈性很大的。
生活在英國的印度人,就比土生土長的印度人更容易管理,工作更認真,更容易融入現代社會。
印度不廢除種姓制度,就跟奴隸社會差不多,永遠也不可能崛起。
種姓制度只是印度問題之一,印度想發展,還得統一文字和語言,還要進行土地改革,還要打破宗教對印度社會的影響,還要消除仇恨,要改變人口結構,等等等等。
羅克也就是穿越到南部非洲。
如果穿越到印度,羅克也得提桶跑路。
“印度就沒希望了嗎?”阿爾文百思不得其解,從來沒有國家爛的像印度一樣徹底過。
義大利已經夠爛了,在推翻了國王和胖光頭的統治之後,馬上就迸發出勃勃生機。
再往前一戰後的德國夠爛了吧,出了個小鬍子,德國在短短几年內,就躍升為歐洲最強大的國家之一。
印度——
沃爾頓不說話,他看不到希望在哪裡。
溫斯頓也看不到希望,孟買水兵剛開始罷工的時候,溫斯頓就建議喬治六世對罷工水兵採取最強硬的手段堅決鎮壓。
喬治六世沒有采納溫斯頓的建議,王室這段時間承擔的壓力夠大了,喬治六世不想雪上加霜。
英國政府陷入嚴重的財政危機後,愛德禮把注意打到王室身上,希望能減少王室經費,將更多的資金用在社會福利上。
這個建議遭到王室的強烈反對,英國政府就算再困難,該給王室的年金一便士也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