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土地、草場、牛羊牲口收歸‘國有’,人口統一編制,食物統一配給,工錢按月發放,實行統一貨幣……
這讓楊川想起兩千年後的‘大鍋飯’。
不得不說,這一套‘治國方略’,在貧瘠落後的漠北之地,竟然爆發出一種難以言傳的、持續而強大的推動力。
剛開始,那些在草原上‘逐水草而居’的牧人,一點都適應不了楊川的‘996’福報,覺得離開了羊群和草場,會是一場前所未有的大災難。
可是。
經過一段時間的適應後。
當每一個人,無論男女老少,住著溫暖的大房子,每天勞作完,什麼心都不用操,便能領到一份豐盛的食物,這就很好啊。
要知道,在草原上放牧,一場大雨,一場暴風雪,一場戰爭,可能會讓大量的部落從此消亡;與此同時,他們辛辛苦苦放牧和守護的牛羊牲口,其實還並不屬於牧人,而是那些草原貴族老爺們的財產。
其中,包括他們的妻女,也是貴族老爺的財產。
一年到頭,他們整日放牧著羊群,卻可能連一口羊肉都吃不上。
這樣操蛋的日子,他們過了一年又一年,貴族老爺們,便是他們的天……
如今倒好,不用放羊,每天都能吃到幾塊羊肉,喝一碗羊湯,而且,那些表現突出者,每天晚上還能喝上一大碗燒酒。
對於這種好日子,曾經的匈奴人,一下子便適應了。
這就對了。
曾經的貴族老爺,被楊川連根剜掉,全部殺掉了。
每一個部落的大祭司,也被全部殺光,一個都不曾留下。
現如今,在鹿鼎城方圓幾千裡的草原上,唯一的貴族老爺便是楊川……
“公子,眼看就要開春了,咱們的農具、種子和牲口都已齊備,再過一個多月就可以開荒了。”
“趁著積雪尚未融化,要儘快將木料和煤塊運到礦山,先解決兩三個月的燃料,等開春了就修路。”
“公子,你說的那種石灰石找到了,儲量很大,就是距離咱們鹿鼎城很遠。”
“遠不要緊,關鍵是修路。”
“要不,咱們就在石灰石礦附近修築一座城池,然後,一邊燒製水泥,一邊修一條通往鹿鼎城的道路?”
“這是個不錯的主意……”
這一日,楊川正與阿鐵幾人議事,一名半大小子急吼吼的趕來,一進門就說道:“阿良他們傳來訊息,河西走廊出事了……”
連續被稽核,心態有點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