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實際上,大部分的火力支援,都是漢軍在後方打掩護。
甫一遭遇,日爾曼族就遭受猛烈的打擊。
這首戰,周瑜是沒有吝嗇重火力的。
迫擊炮、燃燒彈、空中炸彈轟炸,都給了日爾曼人嚴重的心理陰影。
而只要首戰失利,而且有大陰影,後面的戰爭,日爾曼人士氣上就要先落一乘。
而這一次出戰的,是日爾曼族的王子。
原本以為是出來建功立業,哪裡想得到是出來找虐的。
對上的,還是他們的世仇,羅馬人。
日爾曼王子很想哭,明明是你們羅馬人來求援的,你們又跑來反打是什麼意思。
自己國家都沒了,還替漢人賣命,當真可惡。
日爾曼王子只得先行撤兵防禦,並請求司馬師的支援。
而司馬師又如何不知日爾曼人肯定打不過,他只是想看看,戰事到底會發展到什麼程度。
在沒有實際結果之前,任何揣度都是虛的。
誰又敢保證,擁有牛逼武器的軍隊就一定會打勝仗。
司馬師只是不敢相信,華軍硬是次次勝利,鮮有犯錯。
不管是行軍,還是指揮排程,都完全不是其他人所能夠比擬。
司馬師雖然是剿獲了一些電報,可他也只能夠使用這玩意兒,沒有生產能力。
原本還想竊聽一些華軍資訊的,誰知道人家電報完全可以重新加密。
更甚至,人家現在電報都用得少了,直接就是語音實時通話。
這玩意兒,司馬師更不可能有。
得知日爾曼首戰就犧牲了兩萬人,傷者數萬,司馬師也是皺眉不語。
他出戰是可以,可是,打誰。
哪怕他打敗某個主將,滅掉華國一支大軍,其實際意義也太小了。
就算是徐庶、諸葛亮、甘寧、魏延這樣的文武重臣,也頂多改變小局,延緩華軍的攻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