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家門窗邊都貼了寫字的紅聯,字未必十分好看,卻可見整齊端正;許多家戶支起的小窗裡,還傳出精神清脆的朗朗讀書聲。
看來讀書氛圍是真的不錯呢。
“那座院子是什麼?”
行到一處,玄微指著岸裡頭一座不同於民居木房的徽派牆屋問。
“是我們村的學堂。”林伯望過去,滿是欣慰地答道:
“學堂每年都有貴人資以書卷籍簿或改善設施,或請鄉知坐堂教書、答疑解惑,偶爾也有考出去的村中學子回來教導。”
這麼好呀。玄微低嘆一聲,真是一座很溫暖的村子呢。
“我哥就是經常回來的其中一位!”楚鹽梅可驕傲了,“學堂改建資助什麼的,近年來也都是我哥在領頭做呢!”
玄微有些恍然——早上出門赴宴前,她跟羅弈河才奇怪了一下,楚謖的俸祿應當不低,卻為何過得如此節儉……原來如此。
別人是身著衣錦還鄉,楚謖卻是,將衣錦之道,帶還回鄉。
出淤泥而不忘根本於泥,以身反哺。
不愧是羅弈河挑中的七衛第五啊。
玄微不再說話了,只是靜靜地感受著微冷卻不刺骨的春之江風,長望江岸兩邊俗塵煙火卻又清麗純然的景色。
而後頭,林伯和楚鹽梅一邊悠然地划船,一邊哼起了歌謠。
“頭早依嘟鳥兒叫,翻書依嘟把字嚼;
“麻雀飛簷喳喳問,小郎為何念不消?”
“蘆葦迎風蕩嚯,桂花折枝落喏!
“祥雲繞鄉間喲,螃蟹頭上簪囉!”
玄微閒適地愜笑著,隨著吆喝號子調的小民謠微微晃動身子。
真是充滿了純樸而陽光的鄉民氣息呢,沒想到有一天,她也會坐在這樣一條樸素的船上,聽著這樣樸實無華的歌謠,穿過一片片蘆葦灘,微風帶來一陣陣清淡的春日桂香。就是不知,她有沒有機會看看鄉間天際的祥雲,與水間的螃蟹…
…
……
螃蟹?
玄微的笑容逐漸停住。
蘆葦,桂花,祥雲。
蘆葦,桂花,祥雲。
還有……
螃蟹?
“林伯。”她忽然轉過身,盯著林伯問,“這第二首歌謠,是怎麼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