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直就是*不斷的出來,視覺效果相當的震撼,而且不僅僅是視覺的效果,其他的效果也是相當的震撼,就比如說他的傷害效果。
反正我玩金克斯的時候特別喜歡金克斯的收割,因為我感覺那個移動速度能為金克斯提供大量躲技能的機會。
卡特琳娜還是比較依賴隊友,但是金克斯一旦有了移動速度加成的時候就沒有那麼依賴隊友了。
而且當金克斯殺人之後那個音效都會讓敵人膽戰心驚的,所以說我還是認為英雄聯盟收割能力最強的就是金克斯。
其次才是卡特琳娜和小炮,我覺得卡特琳娜和小炮應該是第二梯隊,第三梯隊應該是卡茲克了,有人說還有能夠收割的。
當然還有收割的英雄,這個英雄就是劍聖,但是劍聖的收割能力也是排在t1級別的,我覺得和金克斯差不多。
但是和金克斯還有一定的差距,就是金克斯應該是比劍聖還要強上一些的,因為畢竟劍聖是一個近戰,而且還特別的依賴大招。
也就是說劍聖的收割是有一個cd時間的,但是金克斯的卻沒有,他那個被動是沒有cd時間的,只要是能夠殺人,只要是能夠推防禦塔,他那個移動速度和攻擊速度都能夠起來。
而且我感覺金克斯移動速度起來的時候和劍聖開大招的速度都是差不多的。
射手有一個普遍的弱點,那就是移動速度都不快,因為射手本來就是一個遠端了,如果說移動速度太快的話,那就很逆天了。
就比如說現在的小炮,如果說他現在的移動速度也很快的,那麼誰能夠打到他,那簡直就是無敵了,這是絕對不符合英雄聯盟的公平性。
我感覺英雄聯盟的公平性是根據職業選手來的,這是到泉州公司看到了一個職業選手能夠完成了一個特別強的英雄的時候,他們都會選擇去削弱,我也不知道是為什麼?
反正拳頭公司就看不到一些職業選手去開發一些新的套路,如果說這個套路特別強大的話,甚至說幾乎是每個戰隊都使用的話,那麼就基本上會意味的這個戰術會被削弱。
就比如說當年風靡全球的換線戰術,這個風靡全球的換線戰術還是被削弱了,削弱的方法就是在防禦塔上砍上一刀。
就是讓防禦塔的前期的抵抗性特別的強,沒有那麼容易就能夠推進了,一旦出現這樣的情況的話就說明換線產生的效果並不是特別的大,那麼職業選手可能就不會使用這個方法。
換線其實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換資源,能夠讓c位儘快的發育起來,其實在我看來這個幻象的戰術應該是一個變相的四保一,就是為了能夠讓這個射手吃到更多的資源。
並且透過換線戰術讓射手能夠很少的被對面打野gank,這也保證了他前期弱勢時候能夠儘快的渡過。
一旦度過了這個時期的話就能夠在中期進行打架了,所以說這個時候中單有可能都是為射手服務的,比如說四包二,都是為了這個射手能夠得到更多的資源。
中單這個英雄其實上來做一個包夾,來做一個越防禦塔的行為其實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並且會讓中單的發育延緩。
所以說這個時候很多的人都是為了這個射手服務,然後拳頭公司就覺得這樣的一個遊戲模式是一個不健康的遊戲模式。
於是乎就把前期防禦塔給加強了,讓這個前期的防禦塔沒有辦法能夠快速的推進,所以說換線就沒有意義了,射手不能夠得到更多的資源。
其實我很明白這個公司是怎麼想的,其實他們想的並不是把這個戰術給削弱了,他們其實想的只是把這個戰術稍微的削弱一下,他們的意思就是讓這個戰術能夠繼續的存在,但是又不是那麼的強。
不過平衡這件事情是很難的,世間大多數的東西很難平衡,沒有能夠做到完全平衡的事情,所以說即使遊戲也是這樣的。
這個遊戲模式改變了之後,總有一些戰隊想能夠儘快的結束比賽,或者是想能夠更加穩定的介紹比賽。
總會發明一些新的戰術,而且這些戰術如果真的可行的話繼續會風靡整個比賽區。
所以說我覺得拳頭公司想平衡一件事情並不是特別容易,比如那一次的削弱,幾乎就是把換線戰術給弄沒了。
他們自己的想法沒有得到一個完全的實現,根本沒有換線戰術的出現了。
這肯定不是拳頭公司想要的,總有一種矯枉過正的意思,每一次的平衡都是這個樣子,而且可能會讓一些英雄永遠的消失在這個舞臺上,除非是他把這個英雄再次增強。
我覺得有一段時間在職業比賽當中,射手和輔助中路特別流行,就是為了能夠讓射手繼續安穩的發育,和換線戰術當然也有異曲同工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