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第三類人就是我們這類人了,聽天由命愛學不學,最後對於結果也不是特別的感興趣,像我們這一類人嗯就屬於中游靠底的人了,典型的代表我和雲慈。
不過起揚就屬於那第四類人了,對,他就好像一個異端一樣,所有的法則在他的身上好像就不適用一樣。
看起來學習不是特別的努力,但是比起來學習那些特別努力的人也能夠站到同一個檔次之上。
還有一種法則就是在他的身上不適用,就是我們經常聽到家長還有老師說的法則,這一類的人是沒有辦法在社會上生存的。
你長大之後你能幹什麼呀?你吃屎你都吃不到熱乎的!
然後我就會由衷的說一句,對你吃屎能吃到熱乎的行了吧!
起揚對於這種法則的認定也不是特別的準確,他其實也是一個八面玲瓏的人,但是他也不顯得那麼圓滑,他總是知道能夠把尖對在什麼地方,朝代什麼方向,就像不倒翁一樣,圓潤的地方在自己的後面。
尖銳的地方在自己的前面,而且他也能夠控制自己,並不像不倒翁那樣無法控制自己。
所以說這個傢伙也算是比較一個異端的存在了,我最羨慕這個傢伙的地方就是語文老師對他的評價特別的高。
其實我們這些人說不在乎成績,但是有時候我們是在乎老師的評價的,當老師能夠給一個上好的評價之後其實也是能夠帶給我們巨大的信心的。
所以說我在這一點還是比較嫉妒起揚的,至於說嫉妒起揚的什麼東西,就是語文老師對他作文的評價。
起揚和大多數的青年有一樣的地方是相同的,就是對一些東西的評判,我們也可以稱之為審判或者說叫批判。
我們經常說應試教育,這個應試教育裡面說的最狠的就是語文了,我們整天說這個不好那個不好。
在現在看來確實有那麼大的缺陷,只是我們沒有辦法再找到一個更好的東西去替代了,所以說這個缺陷存在還只能夠這樣存在了。
但是那個時候其實沒有看到另外一面呢,只是單純的對這個東西的憎恨,也許那個時候我們的憎恨並不僅僅是因為這個東西存在的不合理性,也許我們只是覺得自己考不好然後也不願意付出,或者是考得很好卻不符合我們的場景。
我們總是有一個小小的希望,或者是說有一個公正的評判,就比如說有一個這樣的機器人存在,他是有理性的機器人,他能夠成為我們寫閱讀理解的字裡行間理解到我們對這個文章的獨特的理解,透過這個獨特理解能夠給我們一個相應的分數,而不是隻是簡單的答案對照來給我們一定的分數。
這個機器人還具有前瞻性,對我們提出了一些問題能夠得到具體的化解,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能夠為我們提供一個完美的方案。
這個也許就是我們那個時候奢望的一個存在,這個存在從字面上就可以看出來了他僅僅是一個奢望而已。
不符合實際那就是空談,事實上閱讀理解還有很多地方是確實正確的文章理解,但是不可苟同的事情就是有些地方的理解真的是挺偏差的,說一個大家都知道的笑話來說,就是連作者都不知道竟然還有這一層意思。
所以說我們開始批判,我們也渴望更短更能夠理解我們的人或事物,但是一旦得不到的時候就會發生更大的憎恨,也就是說會產生更大的批判。
這種行為依舊是存在於起揚的身上,但是起揚做的事比較體現在它的實際上面的,因為一般的學生即使再覺得不合理,再去批判它,他們很可能還是會選擇適應,就是他們根據老師所說的一樣,猜測一下出題者的意圖。
雖然說他們的意圖是想讓我們死,然後再根據老師所說的一樣套用一些句式,其實說實話如果真的根據老師所說的一樣我們還是能夠得到不少的分數的。
但是這個起揚的話就不去按照老師的說法去說,他就是不願意去那樣做,也顯示到他最劇烈的反抗性。
但是像我們這種人就是完全不去理會,能夠做一點就做一點不能夠做一點就拉倒。
我記得有一次起揚的閱讀理解是得到了零分的,因為我記得他最後一個問題回答的很犀利。
這篇文章是一個辯證性的文章,最後的提問是如果發生了某某事情就是與原文章不一樣了,那麼會產生一個什麼樣的結果。
就是一個這樣的問題終於把起揚給惹惱了,於是乎他就在這個問題上回答道,你們出題的人是不是有病啊,整天如果這個如果那個,如果是我的話我一定把你們全部給幹掉!整天就說這些沒用的東西!